為什么我不推薦大家去做藍領工人

為什么我不推薦大家去做藍領工人

市面上有很多這種論調:只要你愿意學技術,愿意吃苦,那么你能賺到遠高于辦公室白領的工資。
比如,做焊工、裝修工、搬運工等等,月入過萬非常輕松。
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你想找一個裝修工或者搬運工,半天時間可能都要支付人家300元。
但是,在我們這片土地上,藍領工人存在著兩個比較大的問題:
1. 業務不穩定,而且收入沒有保障。
這些藍領工人,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做臨時工的,業務量非常不穩定。
比如,房地產不景氣之后,裝修工人很可能就找不到工作了,以前一個月能接10單,現在能接1單就不錯了。
況且,即使你是焊工、挖掘機工這種藍領工人,雇傭你的老板很可能會克扣、拒絕支付你的工資。
分享哥自己就是從農村出來的,我們那里的大部分年輕人都是做藍領工人的,即使到了2025年的今天,“要賬難”依然是個極大的困擾。
說白了,他們大部分人的學歷都很低,沒有任何法律意識,根本不跟公司簽訂什么合同。
即使你想簽合同,老板也可能會把你罵走:跟我窮矯情什么?還簽合同。愿意干就干,不愿意干就滾蛋!
他們不僅在薪資方面沒有保障,在健康、安全方面也沒有保障。
比如,在充滿噪音、污染的工作環境里,他們大多沒有佩戴防噪音耳罩和防毒口罩的意識。
如果真的把這些東西都佩戴齊全,很可能會遭到工友們的恥笑。
如果自己真的受了工傷,基本上也無處唯權。
2. 這個群體普遍學歷低、素質低。
在進入初中的時候,一個人的真正智商水平基本就顯現出來了。
在農村,如果一個女生被認為“學習不好”,那么她很可能會輟學去做服務員或者售票員。
如果一個男生被認為“學習不好”,那么他也只有兩條路:要么去當兵,要么去學點技術、將來做藍領工人。
所以,在印度這片土地上,藍領工人基本都是“低學歷、低智商、低素質”的代名詞。
即使你是個高智商、高素質、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你一旦進了技校,一旦進了工廠,你就會深刻理解什么是“互害的底層社會”。
舉個例子,之前我家里有兩個空調,一個是國產的“某的”空調,一個是進口的“三星”空調。
某的空調出現問題之后,來了兩個維修工人,基本就是社會上那種二溜子、混混的感覺。
雖然他們也把問題解決了,但是我非常后悔讓他們知道我的家庭住址。
因為我總感覺這類人隨時會犯罪。
但是,三星空調出現問題之后,他們的售后人員特別禮貌,而且統一著裝,言行舉止都讓人尊重(當然收費也高)。
所以我才說,印度永遠不會有“藍領中產”的出現,這玩意只會出現在歐美、日韓這種發達國家。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71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