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又看了一則成語故事:一毛不拔。
這個成語來自戰國時期的楊朱,原話是: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
意思是,如果損害我的一根毫毛,能對全天下有利,那么我也不會去做。想打著為xx奉獻的名義損害我的利益,門兒都沒有!
這個理論跟同時期的墨家學說截然相反,墨子的理論是:如果大家能像愛自己一樣愛別人,都樂于奉獻,這個社會就天下太平了。
“一毛不拔”這個成語,后來用來形容極度吝嗇的人,所以由此也有人推斷,提出這個概念的楊朱估計也是個吝嗇的小人。
后來我又查閱了楊朱的一些資料,發現還真不是這么簡單。
“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的下一句是“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意思是,讓普天下來奉養他一人,他也不同意。
意思就是,我的就是我的,你的就是你的。你別想打著“奉獻”的旗號,損害我一分錢的利益,中飽你的私囊。
當然,我也不會利用這種所謂的“崇高品質”去道德綁架別人,來為我自己謀福利。
在這方面,郭德綱說的最精辟了:凡是一個人嘴上總是勸你大度、勸你奉獻的人,那你就要小心了,他準是憋著要害你。
更加諷刺的是,受害者往往也會變成施害者。
經常被道德綁架的人,他往往也會去道德綁架別人。在日常生活中,你肯定能識別出這種人。
比如,他被xx裹挾著捐了款,然后第二天大義凜然地,讓你開車幫著他去拉貨、運輸物資。
然后你說,我還要上班的,我也有一大家子人要養活。
這時候他說:你也太自私了,格局太小了!
這是發生在我身邊的真事。
這種煞筆我很快就拉黑了。
這種窮鬼一家人苦哈哈地過日子,但是xx一旦有事,一鼓動就把自己的錢和時間奉獻出來了。他不知道的是,等你落難了,或者遭受了不公的遭遇,手里卻沒錢,你一呼救,周圍的人100%都跑了。
你想向偉大的xx求救,你發一個貼子立馬就被刪了。最終結果是,你會淪落成一個憤青。你會不斷發問:為什么我這么高尚,卻沒有好下場?
下面我描述兩種場景,如果你也有共鳴,那么你也是中毒了,中了墨子的毒:
① 你想求別人點事,總是感覺比登天還難,沒幾個人愿意幫你。
② 你想向別人表達愛意,別人總是給你發“好人卡”。
有個理論,是非常諷刺也非常扎心的,很多人也理解不了,但我還是要說一下:當別人求你的時候,你非常容易答應,那么你求別人的時候,一定比登天還難。
這句話非常有殺傷力,大家可以細品。
你隨隨便便就把寶貴的能量散發出去,這說明你已經病的不輕了。
那么怎么樣才能做到,讓自己成為一個能量吸取者,而不是能量奉獻者呢?
只有一個辦法,不斷投資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價值,不斷提高自己的勢能,把拉低你能量場的所有人和事都一一割舍掉。
說的通俗一點,就是一定要創造出一種勢差,讓你的能量場高于別人,至少在某個維度是要高于對方的。
就算你自己非常想要得到,也要想辦法讓別人先開口,這樣的話,你就能輕松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比如,我以前也經常參加飯局,自我介紹時我都會說:我最擅長的就是增長粉絲和營銷變現這兩塊,任何缺客戶的實體店鋪或者線上生意,我都能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營銷方案,讓你的客戶暴增。
這時候,無論對方什么職務,身價高低,都是他們加我的微信。我從很早開始,就已經不主動加別人微信了。
不是我裝x,也不是我高傲,而是我非常清楚,我主動加來的微信,不論是客戶,還是美女,我在他們面前都是低姿態的,勢差的天平都會向他們那里傾斜。
反之,如果是別人加我,那么勢差的天平一定會向我這里傾斜,我能從他們那里源源不斷地吸取能量和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