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和智慧的區別

聰明和智慧的區別

那天有個讀者問我:分享哥,你認為聰明和智慧的區別是什么?

這個問題其實很大,不過我想從一個小的切入點進行解答。

聰明是“知道如何解決問題”,而智慧分為三部分:知道哪些問題需要解決;知道哪些問題不需要解決;知道如何避免問題的發生。

下面我舉幾個小例子來說明:

  1. 五一假期這幾天,很多人都在網上做旅游攻略,如何搶票、如何拍照等等。

這些都是聰明人。

而智慧的人是如何操作的?

他們五一假期根本不出門,如果想去哪里玩的話,肯定會避開節假日。

因為他們非常清楚:再優美的風景,一旦擠滿了人,也就沒有任何優美可言了,而且體驗直線下降。

不僅如此,一旦出現“人擠人”的情況,那么發生意外、遭遇風險的概率也就會隨之提升。

說白了,假期出行就是花錢買罪受。

  1. 我以前還開車時,只有過一次晚上跑高速的經歷。

然后我發現晚上在高速公路上駕車,比較費神,或者說危險系數比白天大多了。

數據也有統計,晚上跑高速出車禍的概率是白天的1.5倍。

原因有以下幾點:

① 夜間高速公路上沒有路燈,視線不佳,看不清周圍情況,一旦側方或者前方出現突發狀況,根本來不及反應。

② “夜間開車”“連續跑高速”“副駕駛有人睡覺”這些都是疲勞駕駛的重大誘因。疲勞駕駛會導致反應速度降低,增加事故的風險。

③ 夜間高速公路上大貨車的數量會增多,大貨車的燈光較弱,且體積較大,存在更多的視覺盲區,增加了事故的可能性。

總之呢,我就跑過那一次夜路,以后我就決定再也不開夜車了。

  1. 想要找到心儀的對象,需要的不是學習那些搭訕技巧和話術,那些都是小聰明。

而有智慧的人都明白,想要找到優質的對象,一方面需要全方位提升自己,包裝自己(增加吸引人的概率)。

另一方面,需要增加曝光量,大量接觸異性(增加受眾的基數)。

概率提升了,而且基數也提升了,那么最后“成交”也就容易多了。

  1. 古人有句話叫“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你知道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嗎?難道讀書越多的人越冷漠,遇到事情越容易袖手旁觀?

而殺豬的、賣菜的販子卻容易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其實這也是概率在作怪:在古代的集市上,99%的人都是殺豬的屠夫、賣菜的小販、買菜的家庭婦女,而讀書人占比不到1%。

所以從概率上來說,集市上一旦發生什么不公的現象,挺身而出的那個仗義之人,大概率不是讀書人。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70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