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能幫你的,很可能是陌生人

真正能幫你的,很可能是陌生人

我最近看了一個訪談,是關于美國社會學家Mark Granovetter的。

圖片[1]-真正能幫你的,很可能是陌生人-愛分享導航

他在1973年提出了“弱關系”(Weak Ties)這個概念。

在調查了自己所在小鎮的數千個居民之后,發現那些聯系緊密的朋友,反倒沒有那些平時很少聯系,或者不怎么熟悉的人更能夠發揮作用。

尤其在“介紹工作”這類事情上,緊密的朋友基本幫不上忙,真正能介紹到工作的往往是陌生人,都是弱關系。

要知道,“強關系”就是自己身邊的親人、同學、朋友、同事等等,這些關系特別穩定,但是缺點也非常明顯:數量非常有限,輻射范圍非常有限。

而且有時候也不好意思麻煩熟人,提錢不合適,不提錢也不合適。

但是呢,在聚會上有過一面之緣的人,或者在社交軟件上無意間加到的人,這些“弱關系”的輻射范圍是沒有邊界的,而且這些人所具有的能量、能帶給我們的機遇是不可估量的。

另外,由于弱關系的數量龐大,我們更有可能會碰到跟我們志同道合的人。

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大大方方跟他們談錢,跟他們進行交易。

我在2017年公司剛剛成立的時候,最初的幾個客戶都是從微博上過來的。當時微博還很火,我有三十多萬個粉絲,里面什么樣的人都有,有畫家,有作家,有專家,還有教授。當然,老板、創業者這類群體就更多了。

所以,我在微博上提出我的需求,或者展示我的業務時,回應我的人特別多,其中不乏一些能量場非常強的名人和大老板。

但是我的家人、朋友、同學,都不知道我有微博,我也不想讓他們知道,畢竟我的觀點大部分打工者也接受不了,何必鬧個不愉快呢?

我在VIP群里也經常跟大家說,如果你認為你自己寫的東西、拍的東西,是大眾所不能接受的,那么在發布的時候就把所有的熟人屏蔽掉。

圖片[2]-真正能幫你的,很可能是陌生人-愛分享導航

一方面,顧慮太多會讓自己放不開,另一方面,你還真的指望熟人成為你的客戶嗎?

現在時代早就跟過去不一樣了,以前是“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而互聯網時代,做電商的靠電商平臺導流量,做抖音的靠抖音平臺導流量,然后慢慢積累自己的粉絲和客戶,然后成交。

還有的人就很蠢,他會想:如果我的朋友能成為我的第一批客戶,那不是兩全其美嗎?

我想說,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生,但是概率不大。

無論你做任何生意,買單的大概率會是弱關系,是陌生人。他剛好有需求,你的產品或者服務剛好能滿足他的需求,他就掏錢了。

還有的人特別喜歡幫助別人。那我的建議是,你多去幫陌生人,少去幫助熟人。

舉個例子,你是做電商的(或者是做律師的),你有很多經驗和技能可以跟大家分享,你就做個公眾號,把這些東西寫出來,或者錄抖音和視頻號,把技能傳授出來。

你會發現,只要你的內容足夠優質,你也知道平臺的玩法,那么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跟你互動,給你反饋,甚至給你錢。

沒事不要手欠去幫助熟人,因為幫助熟人是沒有什么回報率的。

你幫了陌生人,他們得到好處了,或者賺到錢了,他們就會給你金錢上的感恩和回報。

但是,如果你非要犯賤,天天去幫助熟人,他們如果賺不到錢,會怨你沒本事。

即使他們賺到了錢,也一分錢都不會給你,等到哪天你不幫他了,他就會開始恨你了。

有人會問,熟人里面就不能有素質高、懂得感恩的人嗎?

別人的情況我不知道,至少像我這樣屌絲出身的人,熟人圈子里很少有這種人。

這幾年摸爬滾打一路走來,真正對我成長有幫助的、給我錢的,都是弱關系,甚至是素未謀面的陌生人。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60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