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享受占便宜的感覺

不要享受占便宜的感覺

從小到大,我老爸最喜歡計算商品的成本和利潤了。
比如,一盒包裝很精致的月餅,售價50元,他會說,里面的月餅成本也就5元錢,其余的都是包裝、運輸等成本,太不值了,還是吃散裝的月餅實在。
但是呢,散裝的便宜月餅,很可能有食品安全問題,沒準會吃到一支蒼蠅腿……
我很早就發現他的這套邏輯有問題,只是不知道問題出在了哪里。
進入社會之后,我特別喜歡觀察其他老板的行事風格,我自己也會反思很多事情。
比如,我買東西就不喜歡講價,如果我覺得這件商品確實很好(我有甄別能力),而且正好能滿足我的需求,那么我一般不會講價的。
服務也是如此,比如我去西藏這些地方,都會包車,找當地的向導,氧氣瓶等裝備我都是從他們那里買,而且各種費用我都不會跟他們討價還價的。
我知道,如果我把每樣服務都跟他們壓價的話,整體能省下來兩三百元,可那又能怎么樣呢?
讓他們多賺幾百塊錢,他們心里高興,自然也會用心為我服務。
一次愉快的體驗,一次美好的記憶,比幾百元錢重要多了。
而且,如果服務非常好,事后我還會主動給向導發個66元或者88元的紅包。
其實現在很多服務都是可以發紅包的,只是大家意識不到而已。
比如用軟件打車,服務完成后可以發紅包;用軟件預約安裝空調,服務完成后也可以發紅包。
只要服務到位,我一般都會發個紅包,算是給師傅的辛苦費。
而大多數人是怎么做的?
他們在買東西的時候會說:
“我知道你的成本是多少錢,我必須要壓價,不能讓你賺太多。”
“很多服務都是一錘子買賣,他給我服務完,我們這輩子大概再也不會相遇了,我為什么還要給他發紅包?如果我發了,他們肯定笑我是個大傻蛋。”
我想說的是,你不需要擔心別人怎么看你,你需要關注的是,你自己怎么看你。
人本質上都是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的,與別人無關。
能量交換是相互的,你給別人空間,本質上是在給自己空間。
而一個人的內心空間越大,那么他能做成的事也就越大。
我自己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讓別人賺到錢,一定會讓給我提供服務的人滿意。
大家知道我這樣做的結果是什么嗎?
我如果有事情想找人幫忙(比如我想獲取某個行業的最新信息或者一手資料),那么愿意為我服務的人特別多,而且大家都非常積極。
反之,如果你特別喜歡壓榨別人的利潤,不給別人賺錢的空間,那么你自己的心理空間也會越來越小,反映到現實生活中,就是你的路越走越窄。
如果你很享受占便宜的感覺,那么從今往后,你所看到的只能是眼前利益。
不要以為我說的這些是玄學,要知道,人的氣場和氣質是能從一言一行中透露出來的。
如果你是個斤斤計較、從來不給別人留空間的人,那么你平時透露出來的一定是猥瑣氣質。
從而,吸引到你生命里的都是同樣猥瑣的人。
有人會說:我在買東西時討價還價,別人給我提供服務時我從來不給小費,這些誰知道?
跟重要的人打交道時,我再換一副面孔不就行了嘛,那時候我再表現的大度一些,豁達一些。
我想說的是,也許你能偶爾切換一下面孔,但是呢,分寸感、擔當感……這些高貴的姿態你是裝不出來的。
而擁有這些高貴品質的人,互相之間一定會惺惺相惜的。
這就是為什么有的人雖然不富裕,但是仍然會有很多貴人愿意幫助他。因為他明事理、有擔當、懂分寸。
為什么說習慣的力量非常強大?
因為習慣是靠平時的一言一行積累出來的,臨時抱佛腳是沒有用的。
永遠要相信,我們在高維度、大格局的人面前,都是透明的,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在訴說著我們的品質和習慣。
這玩意裝不了,吃一頓飯、共事一次,哪怕是在微信上聊兩句就會露餡。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46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