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讀書很糟糕? 我照樣能讓他找到有前途的出路

孩子讀書很糟糕? 我照樣能讓他找到有前途的出路

永遠不要指望資質普通的平凡父母,能具備培養孩子出頭的能力,因為他們自己本就不具備這個能力。

平凡父母的最佳培養方式,不是無止盡的逼迫孩子死記硬背、高科中舉。
而是盡快的認清最適合孩子走的路徑,然后給與適度的鼓勵、尊重、認可,讓Ta在適合自己的路徑上 慢慢走出自己的前途。

切記,有的孩子是鋼鐵 能鍛造、有的孩子是玉石 要精雕、有的孩子是陶土 要塑性。

最怕的,就是平凡父母不動腦子,只知道單調粗暴的走讀書路子,結果一邊感動自己 一邊壓制孩子的正路。

這么多年來,分享哥我為難以計數的家庭和孩子,完成了人生路徑的規劃,最終的深刻體會就是:

只要路子找對了,沒有不能成才的孩子。

接下去幾條內容,請作為父母的你,慢慢的閱讀理解 消化吸收:

1 – 99%的家庭,都完全沒有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教育這件事的終極目標,不是讓娃能在學習成績上取得多么亮眼的成績。

而是讓娃能逐漸擁有健全的三觀、良好的性格,以及最最最重要的,在社會上獨立生存的能力。

說的再粗俗一點,除非你家真的是C4級別以上的,否則你家孩子的成績好壞 遠沒有“畢業以后的工作出路”更重要。

2 – 關于讀書考高分這件事兒,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 100%取決于孩子的天賦,有的孩子就是對解題這件事有鉆研力 并且“真心喜歡”在學習上不停的攻克難關。

這種孩子,父母只要稍微配合下生活照顧,Ta自己就能很自動化的把學習搞定。

相反,很多父母自己讀書都讀不明白,還無比焦慮的希望孩子能讀出個好成績,可是卻從頭到尾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不是讀書的料子?

3 – 中式父母還有一個很滑稽的狀態,那就是明明孩子不是讀書的料子,卻會因此越加極端的逼迫期待Ta在讀書這件事上取得成果。

然后就是,因為天賦不匹配,導致讀書考試從來沒有辦法給孩子“正向情緒反饋”,一直輸 一直輸 一直輸 一直輸 一直輸,一直感受著來自父母的失望情緒和責罵。

結果,就是整個學生生涯,孩子的性格被壓縮扭曲,壓根沒有培養出足夠的自信和自尊, 也壓根不知道自己擅長什么。

等到步入社會,就是一個自卑、內向、不善交流、缺乏一技之長的可憐小家伙。

4 – 你這輩子 也就一兩個孩子,所以缺乏經驗,老師這輩子 也就負責孩子們的一個階段,所以缺乏長遠規劃。

但分享哥我是正兒八經,為很多優質家庭的孩子,從出生 就一路扶持到步入社會的,所以無論是數量、深度、廣度,我都絕對比你見過的很多所謂專家,都更具備發言權。

因此有一件事,我一定要你記住:

一個孩子,哪怕Ta學習平平,但是總體三觀正向 性格相對陽光 ,人品好 有家教 有禮貌,就已經是非常非常非常好的狀態了。

至于Ta喜歡游戲、動漫、短視頻什么的,這都是無比正常的情況,生而為人,誰還沒有自己的“舒適區”呢?

另外,一個孩子哪怕學習成績平平,但是只要在高中階段,能選對適合自己的專業領域,以后的前途一樣是不可限量的。

5 – 我很少會放棄對孩子的期待,因為我堅信,22歲以下的年輕人,可塑性都是非常強的,前提是父母懂得合理的引導,總是能走上正路的。

但,很少放棄 不代表完全沒有,因為有5%的孩子,以后的人生路 就是不太樂觀的,而究其根本 就是其原生家庭導致的。

而且病根還都特別相似,基本就是那幾種排列組合:

置身事外的爸 歇斯底里的媽 高壓環境的家。
孩子回到家里,完全沒有家的舒適感,一會是當爸的為了彰顯自己的存在感,來說幾句邏輯不通的人生感悟,一會是當媽的來不停的灌輸恩情教育,表達為了孩子 自己犧牲了多少多少。

一事無成的父母,一無所知的家學,一團亂麻的規劃。
父母自己這輩子干啥啥不行,也對真實社會的生存智慧一無所知,卻非常愛提意見 給想法, 再配合一幫看好戲的親戚,不停的出昏招,結果就是把成長、擇業、婚姻、人生幾乎所有的大坑都踩個遍。

離異 & 隱形,總體就是缺席。
這兩種都是很常見的極端情況,要么是父母離異以后,沒有做好對孩子教育的銜接 然后父母在成長過程中雙雙缺位,要么就是父母覺得有點小錢就能搞定一切,無止盡的滿足物欲 卻沒有樹立良好的家教家風。

上述這些情況,結果基本都是孩子本身的苗子再好,也會高概率被浪費的結果。

6 – 我自己也是為人父母,這里再提一個比較實際的意見吧:

如果你家孩子是讀書的料子,那么早在三四年級 這份天賦就應該已經展現的清晰無疑了,比如Ta能很自覺 并且對學習這件事 有著很不錯的興趣愛好,而且必須是自發的。

然后,到了初一時期,你家孩子讀書成績還是處于中下游,那就別糾結折騰了,趕緊想出路。

注意 注意 注意,不擅長讀書,不代表不在別的領域不能出頭。

這么些年來,我最怕的,就是那種木魚腦袋式的父母 只知道死盯著學習使勁兒,完全沒意識到 孩子到了中學 成績還不夠好的話, 就應該趕緊轉向,開始培養專業技能了。

有一對父母就是,當初來找我時,我明明根據孩子的格局,提出了很明確的:

不要再抱有幻想,也不要指望復讀能有啥好結果,就讓孩子報考職校、中專的XX專業,然后學兩年后,直接申請海外的XXXX技術學院。

這樣畢業出來后,一方面能留在某國以高級藍領的身份,積累資歷+享受不差的薪資,另一方面,哪怕回國發展 也因為有了這樣的基礎,而能直接領先那些畢業于985、211 結果依然找工作都沒方向的同齡人。
當然,這只是呈現在文章里的,具體細節的其他內容,出于保護個人隱私 就不透露了,可同樣也是句句都是重點。
總之,孩子該怎么走以后的路?每個關鍵的核心是啥?目標是啥?都說的清清楚楚。

結果三年后,他們居然又來問我:

先生,我們孩子的學校依然還是很差,成績依然還是沒法轉好的國內大學,請問應該怎么辦啊?

無奈 扶額 嘆氣,這種就是很標準的“因為父母的固執和愚笨,而耽誤了孩子一輩子”的實例。

哦,對了 這個家庭的同期 還有另一對父母來找我看孩子的格局,三年后,孩子都已經在東京某頂級奢牌酒店里 開始拿著很體面的薪水,一邊進修中式、和式、西式糕點,一邊開始學習沖擊行政總廚的位置了。
薪資和待遇?兩個字,體面。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24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