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在網上看到這么一個段子:大概是一個人在網上說要帶著女兒到處去旅行,玩遍整個歐洲,結果有位母親就評論說旅行把讀書耽誤了,孩子應該多學習,多吃苦,如果中考高考沒考好就等著后悔吧。?????????那個人說,他女兒會在英國上學,走國際生路線,不參加內卷的中高考,永遠不用吃苦。?很多家長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中考、高考取得好成績,能夠上好學校,為此整天給孩子施加壓力,整天讓孩子寫作業,一寫就是半夜12點,不寫還要咆哮和打罵。他們以為這是愛孩子,這是為孩子好,能讓孩子出人頭地。??實際上,他們只是無能,并且在摧殘孩子罷了。只有自己沒混好的家長,才會特別在意孩子每一次的成績,整天為孩子施加壓力,不斷地摧殘,并且總是想著讓孩子吃苦。其實吃苦教育,到現在依舊非常流行。我身邊很多親戚,窮的富的都有,我稍微總結了下,那些窮親戚都想著讓自己的孩子去吃苦,去做一些沒有意義的勞動力;而那些富親戚呢,從來不會考慮讓孩子去吃苦,頂多說兩句讓孩子磨練磨練,比如給多少錢,去開公司。???????注意,這里的磨練不等于吃苦,而且,你能體會到,他們是那種發自內心心疼孩子的。什么人會推崇吃苦教育呢?????????????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利益獲得者,另一種是聽信吃苦文化且奉行吃苦文化加上吃一輩子苦的人。我見過很多家長都一本正經的告訴孩子,你要多吃苦,吃的苦中苦,方成人上人,年輕的時候不要享樂,享樂有罪,老了再享樂……????很多年輕人都被這些觀點洗的體無完膚,一輩子都在不停地吃苦,哪怕偶爾休息一下,都會覺得自己罪惡感十足,只能不停地吃苦,結果到了入土的那一刻,才意識到,自己都沒怎么體驗過這個世界。????????????????就算是跟著這個吃苦故事劇情發展,你覺得老了就能享樂了嗎??????你大概率會重復上一輩的思想觀念繼續做一只行走的NPC,會和你的上輩人一樣,一直在思考,孩子在干嘛,孫子在干嘛,孩子喜歡什么,孫子喜歡什么……???????又或者是幫助他們帶小孩,洗衣做飯,總之,就是不考慮自己,就是沒有屬于自己的時間。?????而且老了還能享受什么樂趣呢?什么都不能體驗。你的欲望已經消失不見了。??再或者,你能確定活到老的那一刻嗎????未來是充滿很多不確定性的,而且也沒辦法獲得確定性,但是大多數人都想要確定下來某件事情。前兩天在上海,我偶然聽到一個人是這樣說的,他朋友讓他做互聯網,告訴他別打工了,他說互聯網都不知道能不能做起來,還是先打工吧(996),畢竟這個收入是看得到的。一句能看得到,就是想要追求確定性,想要追求安全感。???????????但實際上,這種確定性只會讓你上癮,進而扼殺你以后的可能性,而且讓你失去了快樂生活的意義(996沒有快樂生活,是非常優質的禁欲藥)。?????很多人會說,自己長大后,沒有什么喜歡做的事,也沒有想做的事,也不會感到很快樂,也沒有感到很難過,就這樣像NPC一樣,都是生產出來→投放市場→用完銷毀,的這么一個sop流程。大多數人皆如此。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大多數人都沒有自己個性的一面,沒有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事情??????????很多原因,不過或許我們的教育體系也是功不可沒的。大多數人都是普魯士教育下的產物,很多教育會宣傳說老師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但實際上,學生才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因為學生解決了老師的就業問題,解決了領導的工資問題。學生養活了輔導班、興趣班、眼鏡店、文具廠、牛奶廠、印刷廠,養活了學區房,養活了出版社,養活了學校周邊的商鋪。養活了一大堆人,就是養不活自己,因為在這種教育體系下,大學一畢業就失業了。而且這種教育教完出來你會發現你的人生是一片空白,你的內核是空心的,你是一個空心人,你沒有真正喜歡的事,也沒有想去做的事(曾有,但已經被扼殺掉了)。而且,現在的教育模式就是犧牲童年,痛苦的,囚禁的,催熟的。總而言之,除了學習外,一切都是錯誤的,大家都在希望用學業來換取未來幸福的后半生,你覺得這可能嗎?人這一輩子是經歷與經驗的總和,如何過一天其實就是如何過一生。大多數人總是在追求對的教育,什么是對的教育?過程本身就是美好和幸福的,童年本身就可以是愉悅和開心的。但是有多少人的童年是有創傷的。?為什么?
原因有很多,我就說一條,我們這樣的大環境是有問題的,因為這樣的環境氛圍會倒逼家長必須樹立絕對的內部權威,否則孩子不聽話,孩子與父母之間不是對等的,而是上下級關系。
大多數家長就是以權力為主,并且擁有極其錯誤的認知。
有人開始杠了:分享哥君,過去農村,一生就是五六個,不一樣拉扯大嗎?
那是因為他們從來沒用心養過孩子,甚至從來沒覺得孩子是個獨立的人。
在他們眼里,孩子就是小狗小貓,養育的標準很低,不死就行,至于說精神上?全是負面的,孩子是用來PUA的,用來打壓的,用來宣泄的,在孩子身上享受權力。
至于尊重,很多底層家庭壓根不知道“尊重”二字怎么寫,壓根就不認識這兩個字。????
換句話說,“尊重”對于某些人來說就是奢侈品,是能夠抵很多金錢的。
而大部分人由于被這些教育體系所影響,被流程化的學校、被無知的家長所影響,于是,只能被動的活成他們想要活成的樣子。??????等到孩子長大了,再以這些標準化的sop流程去訓導自己下一代孩子。??于是,只能越過越窮,越過越蠢,越過越得過且過。有人問了,分享哥君,該如何避免這些悲劇呢?該如何避免越來越窮呢?我想說的是,你必須把該拋棄的固有毒害思想拋棄掉,你要明白活著的本質是什么。是什么呢?是活著,是活著更好,更愉悅,更幸福。????????????如何更好的活著呢?向內求和向外求。向內求就是你的精神世界要強大,要豐富,要不斷地修煉自己;向外求就是多賺錢,多思考如何賺錢。???????你苦哈哈的在學校學習了一二十年,投入了巨大的時間和精力和金錢,最后學校教你如何賺錢了嗎?教你如何化解不良情緒了嗎?教你如何更幸福的生活嗎……???????????????當然,我不是說某些東西全都要否定,而是你要有意識的知道,自己的重心在哪里,自己應該怎么活。?????否則的話,你只能一輩子窮下去,你的后代也會窮下去,前提是你有后代的話。?另外,再來說說關于家庭的教育。??我之前跟朋友說過,我說,即使有一天我有家庭了,我有孩子了,我不希望我或家庭成為孩子的枷鎖。
大多數人的價值觀是誰給的呢?原生家庭,教育經歷,親戚朋友等等。
其實幾乎全是錯的,如果是對的,為什么他們是最窮的一群人?
能掙脫這個認知圈的人很少,甚至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應該擺脫這個認知圈。
我很佩服我自己,因為我足夠個性,足夠叛逆,跳出了認知圈,并且不斷的進化。
這是一個方面,在另一個方面(家庭里),若是做不到彼此尊重,就很容易成為不幸福的家庭。
不幸福家庭的共性,就是控制與反控制,一方想控制所有,孩子做任何事,在父母眼里只有三個選項,沒犯錯,犯小錯,犯大錯,沒有對的時候,什么都想管。
于這個家里的任何人而言,都是高度內耗的。也是非常愚蠢的家庭。
所以,如果你想要改變自己窮鬼的基因,就一定要跳出這個大圈,重新認識自己,重新給自己充能,畢竟,你只能自己救自己,其他人救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