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總有一些人,在乎別人的看法,活在別人的世界中:
- 親戚朋友覺得城里沒房,就是窩囊廢,于是咬牙貸款在城里買了一套,結果沒有什么機會住,還要苦哈哈地還貸款;
- 身邊人覺得你要結婚生子了,于是隨便找了個伴侶,草率結婚,結果婚后雞飛蛋打,生活一地雞毛。
其實——
世界上最愚蠢的事,莫過于活給別人看;
世界上最累的事,就是活成他人眼中的人設。
楊絳先生說:
“我們曾如此盼望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是的,我們的人生,跟外人關系不大。
我們過得好,他人無法參與,我們過得差,他人也不會援助。
我們只能做的,活出自己最想要的樣子。
01 活在別人的眼里
必將死在別人的嘴里
不要太在乎別人對你的評價,你若活在別人的眼里,必將死在別人的嘴里。
他人的評價,是局限于他個人視角的。
他不理解你的處境、容易產生偏頗;
甚至有些是隨口之語,甚至他都不知道自己做出過這些評價。
如果你信了,大概率會走彎路,一旦走歪,你要花五年、十年的時間、精力回到正軌。
而別人,卻不用負一點責任。
記得有一個寓言故事,一對父子做完生意牽著毛驢回家。
路上一位老先生看到后,嘲笑他們放著驢不騎,兩人趕路。
父親覺得有理,就讓兒子騎驢。
沒多久,一位老太太瞧見兒子騎驢,指責兒子不孝,父親又覺得老太太說得對,便自己騎上驢。
可迎面走來一位年輕母親,她批評父親狠心讓兒子走路,父親再次動搖,招呼兒子一起騎驢。
這時,一群小孩路過,笑話父子倆把驢壓得腿抖。
父親這下沒了主意,思來想去,他終于明白:
做事不能一味迎合他人看法,要有自己的主見。
于是,父子倆決定還是按最初的方式,牽著驢走,累了就輪流騎,快快樂樂地回家了。
你看,對于簡單的騎毛驢一件事,每個路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眾口難調,倘若你活在別人的眼里,就會面臨無數種活法。
生活是自己的,冷暖自知,他人的評價不過是風中的絮語,若我們一味迎合,便會迷失自我。
02 世界是自己的
與別人毫無關系
拿破侖曾說:
“成功的關鍵在于相信自己有成功的能力,而非依賴他人的肯定,大膽走自己的路。”
意見,是別人的,要選擇;
生活,是自己的,要隨意。
別人怎么看你,和你毫無關系,你要怎么活,也和別人毫無關系。
看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有個人總是非常苦惱,他決定去找佛滅除一切苦難。
佛聽完他訴說后,平靜地說:
“真正能幫助你解脫的,只有你自己。”
可那人不思其解,問:
“可是,引起心中充滿的煩惱和苦澀正是我自己啊。”
佛笑笑說:
“你仔細想一想,那些苦惱和困惑又是誰放進去的呢?”那人沒有說話。
佛陀繼續開示:“當然是誰放進去的,就由誰拿出來啊。”
看著面帶微笑的佛,痛苦的人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的苦悶,自己的煩躁,只不過是一種無謂的執著,庸人自擾而已。
靠外因是解脫不了的,解鈴還須系鈴人。
一個真正強大的人,內心篤定,不會在取悅他人上耗費過多精力。
他們深知,依靠他人的認可來獲取價值,如同在沙灘上建樓,根基不穩。
他們也不會將自身苦難歸咎于他人,而是勇敢地承擔責任,積極尋找解決之道。
03 最重要的是
提高自己的內功
別人怎么看你,和你毫無關系,你要怎么活,也和別人毫無關系。
一個真正強大的人,不會把太多心思花在取悅和親附別人上面。
所謂圈子、資源,都只是衍生品。
只有自己變優秀了,才會有別人來親附。
這叫做“近者悅,遠者來”,自己是梧桐樹總會引來金鳳凰,是金子總會吸引來眾多淘金者。
任何時候,最重要的都是,提高自己的內功。
黃渤說:
當你弱小時,你身邊全是壞人;當你強大了,你身邊全是好人。
奧運跳水冠軍全紅嬋的成長歷程,無疑是這一現實法則的有力例證。
奪冠之前的全紅嬋一家艱苦樸素,是一個普通的廣東家庭,親戚朋友也鮮有關注他們家的人。
奪冠后的全紅嬋,一切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曾經鮮有人關注的她,瞬間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身邊突然涌現出了許多所謂的 “親戚”。
她媽媽說:
“我嫁過來二十多年都不知道家里有這么多親戚”。
哈哈,人就是如此。
當一個人弱小、沒有突出價值時,往往無人在意;
而一旦功成名就、手握強大的 “籌碼”,便會吸引眾人蜂擁而至。
巴菲特曾說:
與其花時間去應付別人的看法,不如專注自身成長,用實力回應一切質疑。
只有自己足夠專業、強大,才能讓指指點點的人閉嘴,也更加不會受外界的評價所影響。
就好比——
你有錢了,才不會有人教你賺錢,
讓自己活出幸福的模樣,才不會輕易相信他人描繪的生活模板。
04 這里是總結
汪曾祺曾在《人間草木》中寫道:
梔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撣都撣不開,于是為文雅人不取,以為品格不高。
梔子花說:“我就是要這樣香,香得痛痛快快,你們管得著嗎!”
人生在世,與其活在別人眼里、死在別人嘴里;
曹操再奸,都有知心朋友,劉備再好,都有死對頭。
所以,不要太在乎別人對你的評價,你若活在別人的眼里,必將死在別人的嘴里。
人生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