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一切痛苦,都來源于想改變別人

你的一切痛苦,都來源于想改變別人

今天,我特別想和你聊一個,讓我很有感觸的話題。

先問你一個問題:當你遇到一個讓你感到痛苦的人,當你處在一段讓你內耗不止的關系中時,你會怎么辦?

很多人會說,向對方表達你的感受,讓對方做出改變。

可是,你知道嗎?一個人最痛苦的,莫過于用自己的執念去改變別人的執念。人是最難改變的,沒有人想被改變,除非他自己想要改變。

那,怎么辦呢?德國心理學家伯特·海靈格給出了答案:

誰痛苦,誰改變;誰改變,誰受益。


1.誰痛苦,誰改變

為什么明明是別人給我造成了傷害,卻要讓飽受痛苦的我來改變?憑什么不是他們改變?

我先給你講個工作中的場景,你就明白了。

在管理工作中,經常會有管理者問我:“Cherry,我招了一些00后,他們對工作很敷衍,上班時間摸魚,我苦口婆心地告訴他們,要認真一點,在專業上努力一些,現在大環境不好,要珍惜手里的工作。但他們油鹽不進,反而覺得是在壓迫他。我實在是太痛苦了。”

這時候,他會認為是下屬錯了。但我告訴這位管理者,其實不是下屬錯了,而是你錯了。

為什么?因為你無法教育他人,根據人本主義理論,每一個人都是他們自己人生的掌控者。你只能改變自己,無法改變他人。

你越想改變對方,你的執念越強,你就越痛苦。

職場博主崔璀曾經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在她二十多歲時,她第一次做管理,當時團隊里有很多比她年長的老員工。

這些老員工既缺乏對工作的激情,也不認可她的管理。崔璀自己很努力,每天下班最晚的是她,躲起來掉眼淚最多的也是她。但是結果平平。

這讓崔璀一度懷疑過自己,是不是自己不適合做管理。

直到有一次,她和一個前輩同事交流時,這個前輩告訴她說:“崔璀你有沒有發現,你一直在抱怨。”

崔璀瞬間就明白過來了,為什么她覺得痛苦,一直在抱怨?因為她心里有一個隱秘的期待,就是我抱怨你,你就會改變。可是,只要對方一直不改變,她就會一直內耗,抱怨,痛苦。

認識到這一點后,崔璀嘗試性地做了一個小的改動,就是明確了爆款內容的考核標準,跟公司申請制定了一些獎勵機制。

但就是通過這么一點調整,竟然產生了漣漪般的效應,大家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

你看,誰痛苦,誰就有責任改變,誰改變,誰就會受益。

因為,大多數時候,你的痛苦,別人是沒辦法感知到的,就算感知到了,但他不覺得痛苦,那他為什么要為你的需求做出改變呢?

要解決痛苦,這是你的需要,所以你要做出改變。

就好比你把手慢慢靠近火爐,感到疼痛時,你會下意識地把手縮回。如果灼燒的痛苦還在持續,你的手會繼續往回縮,直到痛苦消失為止。

火不會退縮,因為它感受不到痛苦;可是我們的手退縮了,因為它感受到了痛苦。

所以,痛苦實際上是一個信號,意味著你需要做出改變了。


2.改變自己,成全自己

改變別人得到的,只有內耗的自己。改變自己得到的,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那么,如何做出改變呢?給你分享3個建議:

1.改變認知

為什么我們不愿意改變?因為改變很痛苦。

所以,當我們迫不得已需要做出改變的時候,都會有一種“憑什么”的心態:“憑什么不是’壞人’做出改變,而是我做出改變?”

“憑什么”這種想法的真正危害在于,你把改變的受益者當成了他人,你認為你付出努力,你在改變,而對方卻在坐享其成。

這看起來很不公平,但你一定調整你的認知,你要明白:你不是為了別人改變,你是為了自己改變。當你做出改變后,真正的受益者一定是你自己。

就像上文崔璀的例子,她只是做出了小小的改變,團隊就被調動起來了。作為團隊的管理者,她自然也受益良多。

改變自己,選擇把“憑什么”,改成“怎么辦”,你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2.課題分離

阿德勒心理學中有一個很核心的理論,叫作“課題分離”。

什么是課題分離呢?簡單來說就是要區分什么是別人的課題,什么是自己的課題。別人的想法、情緒和行為是別人的課題,而你的想法、情緒和行為是你自己的課題。

你只需要對自己的課題負責,而不要去干涉別人的課題。

很多時候,你之所以覺得痛苦,是因為你干預了別人的課題,或者別人干預了你的課題。

比如,你的下屬特別容易情緒化,經常不開心,做事情也粗心大意,經常出錯。這個時候,作為管理者,你不能干涉對方的課題,你不要為她的情緒負責,做對方情緒的垃圾桶,更不要插手下屬工作上的細節,代替她把事做好。

你的課題是,做好管理,激發下屬的積極性,通過團隊拿到結果。

做到課題分離,專注自己,你的煩惱和痛苦會少很多。

3.積極行動

改變自己,最重要的是有行動。嘴里念叨100遍的“改變”,不如1次果斷行動。

風靡全球的理財書《小狗錢錢》的作者博多·舍費爾曾提出了一個“72小時法則”:

當你決定做一件事,必須在72小時內開始行動,否則極有可能就不會再做了。

“72小時法則”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有要做的事情,不要等,一定要馬上行動。因為只有開始,后面完成才有可能。

如果這個改變對你來說很困難,那就不斷往下拆解,設計阻力最小的行動,先做那些微小的事情,解決掉一個事情,即是一個改變,離你最終的目標也會越來越近。

弘一法師曾說過:“你接納什么,什么就消失,你對抗什么,什么就存在,如果你不明白,你的敵人是你自己,你會把所有的時間精力,用在改變別人,到最后發現自己一無所得。”

所以,當你痛苦的時候,不要等著別人來解決問題,而是要改變自己,主動去處理問題。越早改變,越早受益。

共勉。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93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