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抗時間扭曲?

疫情已經持續了三年半的時間,仿佛一瞬間就過去了。這段時間過得飛快,讓人感覺好像什么都沒有做過,也沒有什么改變。2024年也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為何會有這樣的感覺呢?

原因在于,大多數人這三年多來都在重復相同的事情,從家到公司,兩點一線,其他地方不敢去,怕被隔離。很多人選擇在家辦公,日復一日的單調生活讓過去的兩年和過去的兩天沒有什么區別。

即使沒有疫情,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也會覺得時間流逝得越來越快。這種現象背后有科學道理。

一個五歲的小朋友長到六歲,這一年的時間對他來說非常漫長且充實。原因有兩個:

  1. 世界上有許多未知的事物等著他去探索,每天都有新的收獲和發現,使他的生活充滿新鮮感。
  2. 從五歲到六歲,他的生命增加了20%,記憶也增加了20%。這個增量比例非常巨大,所以他感覺時間過得很慢。

相反,一個三十歲的人長到三十一歲,這一年的時間幾乎一瞬而過,感覺不到變化。原因也有兩個:

  1. 每天重復相同的生活和工作,兩點一線,生活路徑和習慣都已經固定。
  2. 從三十歲到三十一歲,生命增加了3%,記憶也只增加了3%,在記憶長河里幾乎無法察覺。

大多數中年人都會感嘆時光飛逝,年復一年,一事無成。收入低的人依舊收入低,一事無成的人依舊一事無成。一旦對時間流逝變得不敏感,十年和一年過去的感覺差不多,自己仍然一事無成,只是年齡增加了十歲,身體也多了很多問題。

時間是主觀的,每個人對時間的感知不同,這就是時間扭曲。而大多數人意識不到時間扭曲對自己的影響,結果就是時間越過越快,對未來的價值估計越低,只關注當下,忽視未來。

因此,有人會產生這樣的心態:學這個東西干嘛,五年、十年后這個崗位還在不在都不知道。不如刷一會兒短視頻,玩兩局游戲。最后發現,對時間的認知直接影響行為,進而影響對價值的判斷。

我們會變得短視,沉迷于即時滿足,很難靜下心來做一件有長期價值的事情。那么我們該如何對抗時間的扭曲,讓自己不覺得生命流逝得那么快呢?

我有三個小建議,都是我的親身經歷。如果你不知道如何管理時間,如何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實,如何利用空閑時間提高收入,可以參考以下建議:

  1. 每天多做幾件“正事”。 正事是指大多數人不能做,能帶來金錢回報的事。比如我每天寫幾千字的公眾號文章,回答知乎問題,做社群和朋友圈營銷,這些都能帶來影響力、粉絲、客戶和現金回報。我還每天抽出半小時運動,因為運動能讓我精力充沛,少生病。這些都是“正事”。

不是正事的是不用動腦,只需坐著或躺著就能完成的事。比如購物、玩游戲、刷短視頻,這類事短暫很爽,但長期來看很空虛。大多數上班族的八小時也不是在做正事,而是機械執行上級命令,打發時間,所以只能拿幾千塊的月薪。

有人問我如何養成良好習慣,如何管理時間。我回答是不需要刻意學習時間規劃和管理,只需要每天被幾件“正事”填充。我每天有五份固定工作,每份占用30-60分鐘時間。這五份工作能帶來豐厚的現金回報和成就感。完成這些工作后,我可以心安理得地休閑娛樂,沒有任何后顧之憂。

  1. 每天抽出固定時間做一件有長期價值的事。 每個人都需要設計一個長線業務來對抗衰老。如果你有一個長期堅持的事情,比如寫作、跑步或定投,時間越長回報越豐厚。過去幾年我一直堅持寫作,每天寫1000-2000字,關注我的朋友越來越多,影響力和收入也在增加。我能大概預判到十年后的成績。
  2. 每個月或每個季度給自己添一件新的“正事”。 不要總是重復相同的事情。越是一成不變,大腦越傾向于遺忘,因為沒有營養和新鮮感。疫情前,我每年出國旅行四五次,因為不想每天活在相同的城市里。長期生活在熟悉的環境里會加速衰老,對生命的感知也會鈍化。而經常旅行或忙于事業的人,生活充實鮮活,不會覺得時光飛逝。

現在是特殊時期,不便到處飛,但可以在互聯網上嘗試新項目。比如,我最近開通了自己的知識星球,增加收入途徑,探索知識星球的玩法、運營邏輯和用戶特征。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93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