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家庭,親子互害是常態

底層家庭,親子互害是常態

窮人家的孩子成長最重要的一步:學會和父母劃清必要的界限,不要讓他們干擾自己的生活。

否則父母的手,就會伸得越來越長,最后把親子雙方都逼瘋。

前天我看到一個熱搜叫“女兒起訴父母歸還彩禮”。就是女兒要求自己的父母,把男方家庭贈送給自己的彩禮,還給自己。

這件事肯定是協商無果,最后女兒不得已才去法院起訴自己的父母,把錢退還給自己。

為什么會發生這種事?其實這種事情,在底層屢見不鮮。

很多窮人家庭或者底層家庭,養女兒的目的,就是先讓她們小時候充當保姆,照顧弟弟妹妹;

長大以后,在出嫁時再撈女兒一筆彩禮錢,給自己的兒子娶媳婦用、或者是把這筆錢給自己養老用。

他們壓根兒不會把女兒,看做一個完整的人,而是作為自己的私有財產。

所以他們可以毫無忌憚地,把別人給女兒的彩禮,也就是小家庭的生活經費,據為己有。

因為這種事也曾經發生在我的身邊,幾年前我就親眼見過一件類似的事。

外公的兄弟的大兒子要結婚,女方家要20萬的彩禮錢,男方家拿不出來這筆錢,但男方又非她不娶,于是男方父母只能到處借錢。

最后這筆彩禮錢,也沒有給男女雙方的小家庭,而是直接被女方父母完全據為己有。結果就是雙方父母,不歡而散。

底層的很多家庭就是這樣,哪怕他們自己不懂賺錢,也還是會覺得子女用多少錢孝敬我,都是應該的。

我生了你,我就對你有恩,權力是我單方面制定的,子女只有完全遵守的份,要是反抗就是大逆不道。

哪怕你賺到上百萬,都不夠他們塞牙縫的,因為你就是他們天然的搖錢樹,你所有的錢,他們都默認有支配權。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不適度劃清和有毒父母的界限(在法律上盡義務,在道德上直接拋棄);

那么在很多底層父母的眼里,他們就會繼續在孩子的脖子上,套上一條名為道德親情的鎖鏈,無所不用其極去PUA子女。

從小就千叮嚀萬囑咐,我為你付出了多少、我養你不容易、兒不嫌母丑等等;

等到孩子大了,再繼續和別的父母繼續攀比,誰誰誰家孩子孝敬他們的父母多少錢,多少禮物,怎么你就不能?

全然不提小時候是怎么在精神上、肉體上全方位虐待的。

而且他們從來不覺得打罵孩子是一種虐待,反倒覺得是一種光榮,因為他們堅信只有棍棒底下才出孝子。

所以,如果想讓他們把子女當人,而不是一個只會為他們賺錢的工具,不能讓他們的“生態位”高于自己,否則關系一直都是畸形的。

因為這種有毒父母,早就騎在子女頭上“奴役”幾十年了,天然地會覺得自己的位置,就是高于子女的。

他們對子女只要沒有忌憚,就不可能談得上尊重。

對待這樣的父母,各種威逼利誘和恐嚇都得用上。讓他們知道不尊重自己的后果,就是一分孝敬都沒有。

如果可能的話,最好讓他們知道什么是“權力”、什么是“臣服”。

一旦他們知道自己的子女不好惹,真的會翻臉之后,反倒他們會變得無比客氣和溫柔,生怕孩子真的把他們拋棄了。

我就見過很多,小時候喜歡打罵虐待孩子的父母,一旦孩子長大后變得兇殘和不好惹,反而害怕的是父母。

然后親子關系就變得無比和諧,天天上演父慈子孝的戲碼,他們都不敢吼孩子一聲。

親情關系,和其他人際關系的本質都是一樣,以利益作為根本的籌碼。

你對他們無用,親情就消失了;你對他們有用,他們就天天給你笑臉。

前提是利益的籌碼主動權在你手里,而不是自己作為別人的搖錢樹,被別人奴役。

金錢這個東西就等同于權力,哪怕是你最親近的人擁有后,也是如此。

他們很擅長以愛之名,行操控之事。所以要想結束這種畸形的關系,決不能給他們這種機會。

一旦人際關系之間摻雜了權力,就不再是單純的關系了,而是充滿著社會生態位的上下級。

就像皇帝殺功臣、武則天廢黜親兒子一樣,必須得明白誰才是做主的人。絕不能隨便讓任何人騎在自己頭上。

所有的人際關系,包括愛情、友情、親情都是一樣;

自己若不能做主、只要失去了博弈的能力,必然是以悲劇結尾,在哪里都只有被欺負的份。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72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