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的麻煩,其實90%都是經濟問題導致的,如果你有錢,那么很多麻煩自然可以避免,如果沒錢生活日常會有無盡的麻煩。
現在經濟不好,大家都想增加一些收入,我也說過掙錢這件事是學不會的,只要是上班族的,基本上就很難去玩轉全流程的事情,我給出的建議向來直白,那就是去跟著別人屁股后面做點事,別人已經做好的,成功過的,你拜入他的門下,聽話照做,就會傻人有傻福,但凡想法太多就很難干成事情。
普羅大眾的問題,就是對商業的認知不夠,看待問題都太簡單了,而且手上沒有什么太多資源。就像當年我自己剛創業那會,也是憑著一腔熱血,以為干個三年,就能夠有所成就,結果窮了六年多才上岸,上岸之后又遇到了疫情,如今經濟又下行,可以說不論大人物還是小人物,基本上都沒有什么喘息的機會,好個幾年會繼續差,差到頭了又會好起來。
所以幸福這件事,其實就是知足,買不起的不買,做不到的不做,卷不動的不卷,老婆孩子熱炕頭,簡簡單單一生,其實已經吊打了絕大多數人,其實我們真正想要的東西,我們一開始就有,并不需要特意去追逐,只是我們欲望太大,根本就看不見這些東西。
與其說,我們現在遇到的是困境,不如說我們現在整個社會都會回歸到原來的狀態,以前經濟比較好,很多問題被掩蓋了,而現在每分每秒都被赤裸裸地檢驗。
而我們大多數人的問題,其實也特別的簡單,那就是收入結構是極其不合理的,大多數人只有一份工資收入,且能夠有存款的都極少,年輕人的負債率80%以上,基本上一場疫情下來,把老百姓口袋的錢都掏得差不多了,自然而然就陷入了困境。
我以前剛創業那會,每個月都在為發工資和場地費發愁,我就想不明白,為什么同樣是創業當老板,別人的辦公室那么大,員工那么多還是毫無壓力呢?我后來弄明白了,他們有資本加持,還有銀行的低息貸款,賬上趴著大量的現金,也就不需要去愁這些問題了。
什么東西能抵御風險,什么東西讓你活得有尊嚴,我覺得不是掙錢能力,因為你覺得你能賺,可能今年你會虧,你覺得你抓住了機會,可能最后會摔倒,生意這個東西真的不一定,但只要你的存款足夠多,那你每時每刻都是可以安心的。
因為我們做事情,最后不就是為了不去做事情么,你哪天可以安心躺著,看著錢生錢,看著一票人為你勞作,你才會真的感受到活著的美好,至于沒錢的當然最大的煩擾就是沒錢了。
一個男人現在身上插滿了無數條管子,一條是孩子,一條是家庭,一條是父母,一條是學校,一條是醫院,一條是教育,每一條都在不斷的吸血,只要你敢停下來,瞬間就會被判為社會性死亡,不會掙錢的男人那是真的慘。
我們作為人,其實本來是可以很快樂的,你有幾畝薄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需要什么才華,也不需要內卷,就能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什么競爭啊,中年危機啊,雞娃教育啊,都和你短暫的生命無關,然后等孩子長大了,分家出去其樂融融。
但現在社會就不行了,即便你買了房子,也還要交物業費,吃飯出行都需要花錢,在你睡著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不斷被消耗著,而大多數家庭的問題就在于,收入的結構太單一了,能夠掙錢的通常就只有一個壯年,要托舉三個家庭。
如果能穩定,那還好說,就像我的同學老黃,我拼命創業的那幾年,他就只打工賴在一家公司一直做采購,后來房子也買了,婚也結了,在小縣城過的舒舒服服的,什么危機什么絕境這輩子都和他無關,我很羨慕他因為他過的非常的平淡,眼里看不到太多欲望,也不會經歷像我這樣的大起大落。
但大多數在城里打拼的,可能就沒這么好運了,為了維持體面這件事,可能背地里早就已經千穿百孔了,倒塌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所以,我們大多數人一定會陷入低谷,一定會陷入絕境,這是社會結構的必然,用家庭,用孩子,用教育,用醫療,用金融把你口袋里面的錢榨干,然后一代接一代還債,這就是資本最大的陰謀,你以為你是來過好日子的,其實你只不過是那個好看一點的耗材罷了。
那我們應該怎么辦呢?我覺得非常簡單,那就是改變自己的收入結構,在工作之外有一份其他的收入,不超前消費,不借貸,不負債,保持合理的欲望,只用閑錢去消費,然后辛辛苦苦地把錢存下來,畢竟有存款的人才是最幸福的。
然后拼命地去積累自己的資產,尤其是虛擬資產這塊,厲害一些的可以出書,差一點的可以出課,再不濟也得做個號天天發,偶爾帶個貨弄個廣告商單啥的,總之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在互聯網上撕開一個能夠來錢的口子。
至于說怎么做,我覺得沒有什么捷徑,就是選定了一個你感興趣的事情,然后一個人默默地死磕下去,外面的老師最多幫你入門,而真正能夠取得結果,都是自身足夠努力,其實做自媒體本身也是一種儲蓄,當你每天都在死磕做內容,不斷曝光自己的時候,就是在平臺上進行流量儲蓄。
只是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罷了,他們只愿意打工,只愿意做簡單的事情,然后用一句我不知道怎么做,就搪塞敷衍過去了。
所以真正的路子,是給那些愿意走的人走的,而真正后半生能夠活得好的,并不是能力特別強的,而是不斷有持續積累的家伙。
如果三年前,我們開始有儲蓄的習慣,那么我們現在不會陷入到危機之中去,如果六年前,我們有做號的習慣,那么現在不會還找不到出路,如果十年前,我們刻苦的學習,而不是貪玩,也許現在也是一個技巧聰慧的人了。
我們現在的命運,都是過去習性的疊加,是好幾代人命運的壓縮,眾生能夠醒過來的不多,醒過來之后繼續保持清醒的更是少之又少,我們都會睡去,那個我們睡去的地方,叫做生活。
改變這件事,只能孤獨的進行,如果你看懂了,不要聲張,自己默默去蛻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