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把自己養成窮相

圖片[1]-從“窮相”到“貴氣”:破解內心的隱形枷鎖

《巴山夜雨》中有句話:

你要知道,人一窮,就喜歡裝名士派,為的是不衫不履,可以掩蓋許多窮相。

年歲越大越發現,一個人的氣質里,藏著他的運氣;

很多人會納悶和抱怨,為什么自己總能成為別人不尊重的人?

我覺得,原因有四,第一是對方就是個差勁的人,他對你的態度,正說明了他的人品;

第二是你曾經得罪過對方,人家就反過來折磨你,攻擊你;

第三是對方恃強凌弱,你比他弱,他就是不會尊重你。

第四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你的氣場和言談舉止間,自帶窮相,很容易讓別人忽視和怠慢。

圖片[2]-從“窮相”到“貴氣”:破解內心的隱形枷鎖

1. 熱衷哭窮

最近有個很火的詞叫“避讖”,大意是說,不要總是說喪氣話,不吉利的話,以免這些話成為現實。

在我看來,哭窮,有些時候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是為了調侃自己和活躍氣氛用的;

然而,更多的時候,哭窮其實是無孔不入的慢性毒藥;

好比父母向孩子哭窮,說咱家窮,你要學會節儉;

還有那些喜歡在與人打交道的時候,習慣性哭窮的人;

俗話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你下意識說出口的話,就容易成為你的命運。

玻璃大王曹德旺曾在接受采訪時說,他以前家里窮,每天只吃兩頓飯;

然而他媽媽告訴他,你不要告訴人家你只吃兩頓飯,沒有人同情你,只會笑話你。

現實就是如此殘酷;

你時不時就和別人哭窮,其實是輕賤自己的表現,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消極定位。

好像窮是一種榮耀,而你在隨意宣揚;

實際上,你很容易被窮所傷,你也在被窮所困。

窮,在大多數情況下,意味著一種“虛弱”,是最容易被人瞧不起的。

你和別人哭窮,除了招致別人的奚落和嘲笑,幾乎不會讓別人對你有絲毫的憐憫;

你就算再厲害,只要你說自己窮,你就是在激發人性的惡,是在引導他們來貶損你、戲謔你、傷害你。

正所謂,龍游淺灘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所以,不要主動向別人哭窮,你就不容易把自己養成窮相。

2. 災難化思維

與大家喜歡的“松弛感”對應的,是一些人的災難化思維;

松弛感就好比蘇洵說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

而災難化思維,說的就是現實生活中,不少人的思維模式,有很多的負面傾向性;

是夸大事件的威脅,產生與現實不符的一種過度憂慮,會讓一個人陷入巨大的恐懼之中。

打幾個比方:

去旅游,別人考慮的是可以放松心情、游山玩水、緩解壓力;

但是,災難化思維的人,會非常擔憂趕上洪澇災害,山體滑坡,飛機失事;

再比如,暫時賺不到錢,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別人的感受是情緒有些低落,但是災難化思維的人,想的是自己會窮困潦倒一輩子,甚至被家人拋棄,流落街頭。

再者,別人談戀愛分手,會暫時痛苦一段時間,而后該干嘛干嘛,災難化思維的人,會認定自己缺乏魅力,討人厭,不配被人愛,郁結難消。

一個殘酷的現實是,你的心里是怎樣想的,外在也會表現出來;

尤其是你的想法和意念非常強烈的時候;

災難化思維,其實就很難被遮掩,還很容易在你的面容、微表情、語言和肢體動作中體現出來。

別人告訴你一個消息,你就立刻解讀為負面的,能摧毀你人生的信號,這就是災難化思維。

一旦你的腦海里認定了這種“災難”,你就會輕易地放棄希望,消沉恐慌,焦躁煩悶,窮相也就呼之欲出了。

3. 非常愛啰嗦和糾結

頭腦清晰,思維縝密,實力強,有底氣的人,一定不會啰嗦和糾結;

他們都是當機立斷的高手。

主打的就是一個“落子無悔”;

判斷失誤也好,結果不如預期也罷,他們都能坦然接受;

不怨懟,不嘮叨,干凈利落,重整旗鼓,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而一個人過于糾結和啰嗦,喜歡去反復對比,權衡,計較,意味著他本身就缺乏豐富的實戰經驗、有價值的閱歷,以及足夠的知識和技能儲備。

較多的啰嗦和糾結,除了耽誤和拖延時間,影響事情的進度外,幾乎沒有什么正面效果。

吃飯糾結,花錢糾結,換工作糾結,戀愛結婚糾結,無論大事小事,都讓他們感到難以招架,被困其中。

在這個過程中,一個人會被自己剝奪和浪費很多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同時影響自己做決策的眼光和能力。

那副面露愁容,反復合計,緊皺眉頭,抱怨嘮叨,一副“輸不起”的狼狽樣子,就是在養成你的窮相。

希望我們都能慢慢改變自己,成為一個自帶貴氣的人。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57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