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但凡是有點成功的,似乎都得30往上,這是普通人心中對成功者的刻板印象
在很多人心里,錢這東西很難賺,需要摸爬滾打,至少也得5-10年才能有點積累
所以搞到最后,三四十歲是標配,年輕人都不入流,小年輕除吃喝玩樂就只剩幼稚,這也是刻板印象
為什么總是要到那個年齡才開竅?
因為人的積累,就是需要那么長的時間,人這輩子經歷的事情是固定的,很多命中注定的大事逃不開,這些大事中藏著大領悟
一個人這輩子如果不主動的去加速進程,按部就班的生活,悟性好的也得30多歲,悟性差的,更慢
所以時間,是一個人的資歷,也是資本
如果你覺得我上面說的是對的,那你開竅就真的很難
因為現實根本不是你想的這樣,該換換腦子了
我在自媒體領域見過太多年紀輕輕的有錢人,如雨后春筍,他們不僅年輕,而且懂的特別多,做事做的也好
這就根本不符合上面的規律,開竅提前發生了
有的人說是悟性好,悟性好是不是原因?當然是,但更關鍵的是你愿不愿去相信別人說的話,愿不愿意去悟別人告訴你的東西
你能放下內心執拗,去聽別人說的話嗎?
這就是你自己的事,跟開竅本身完全無關,跟你自己的修行有關
如果你能放下執拗,在你放下的那一刻,你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不要撞了南墻才回頭
你都撞了南墻,意味著這輩子已經失去了很多,再回頭,就不是當初那么簡單可以改變的了
我以前讀書的時候就特別執拗,所以我數學成績不好
因為數學,或者說物理,它們出題目的時候,總是假設某些條件成立,然后才能形成那個問題
我就很看不起,我認為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理想條件根本不存在,這種問題也根本不存在,憑什么要我解決這種一輩子都遇不上的問題,堪稱過家家,學而無用也
后來我才明白,題目只是個幌子
以題目做幌子,解題得出一個分數,來決定你的未來,才是真實目的
如果你要糾結那些題目對現實能有什么幫助,那就太幼稚了
所以我高考數學只考了五十不到
讀書年代數學好的人不少,但后來混得好的人不多,因為讀書時候做題不需要刨根問底問清為什么,但生活處處都要刨根問底去問個為什么
從前問題都在試卷上,跟自己無關,現在發現問題都在自己身上,跟別人無關
這就是成熟轉變
所以明知一句話有道理,咱們為什么不能直接就去聽呢?為什么還要去問為什么它是對的?
你認為它不對,因為你的思考邏輯和它不同,既然不同,就不要再硬想,放下你的整個邏輯,去擁抱那個對的道理就可以了
真理都是現實邏輯,而你腦海里的都是主觀邏輯
讓一個人承認自己原來的想法是錯的有多難,對執拗的人來說,比殺了他還難
執拗的人,覺得自己是對的,結果現實啪啪打臉后才認栽,甚至抵死不認
執拗的人總想靠自己的實踐去證明所有對錯,證出來了才肯去認同,這其實是對的
可你這輩子真沒那么多時間去證天證地證自己,生活還要不要過了?
人自己經歷的道理固然寶貴,但人生比的不是誰吃的苦多,而是誰能把事情做好,所以不要撞南墻才回頭
聽勸乃大智慧也
強者的話,可直接采納
盡管聽上去很不舒服,但這并不代表它是錯的,之所以覺得刺耳,是因為你的心太過玻璃
言語都能讓你惱怒,那么現實不得讓你發瘋?
打碎你的玻璃心,換成堅硬的鋼鐵,去聽強者說的一切話
很多人包括我,說的話不一定就全對,但在我這個思維邏輯里,至少還是能成事的,精華大于糟粕,至少能出結果,這就夠了
一定要遇到圓滿真理才肯去聽,那你一輩子都等不到,因為你不知道什么叫做圓滿,先邁出去,慢慢的去修正自己
我到如今,不聽勸的時候從來都是失敗,聽勸之后則開始慢慢成功
我聽的勸,不是勸你別做這別做那,而是勸你要如何去做某件事,用某個方法去做,聽強者的指導
有的人要花十幾年才開竅,我說白了,開竅這個東西只在一念之間,為什么需要十幾年做鋪墊,還不是因為你之前太幼稚,花了十幾年,制造了很懂遺憾,然后疲軟了,才肯去接受一些道理
敢于接受別人的道理,跟悟性有個毛關系
你過的差,那就跟過得好的人學,就這么簡單一句話,搞的太復雜是你心魔太重,枷鎖太多,而不是開竅本身很難
如果你愿意聽我說的話,我過往兩百七十多篇文章,55萬字,夠你頓悟的,不需要再找別家,不需要一分錢,只需要一顆虔誠且充滿斗志的心
人只需要吃一次苦
那就是吃自己能力不足的苦,吃完這次苦之后,深深的明白自己的弱小,正因為弱小,人生才派生出那么多其他苦難
所以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變得更強,人生其他的苦難,不過泡影,可不吃,可選擇規避
而吃這一次的苦,并不需要你經歷多大的事,不需要生老病死或者時代變革,更不需要十幾年或者幾十年歲月積淀
只需要你敏感一點,從生活中發現蛛絲馬跡,不要放過每一個小問題,去面對,就能明白背后的真正原因,我正是在生活的轉念之間得到一次又一次頓悟
強者總是能看到問題的本質,生活的本質就是你的強弱
你強,其它一切都不是問題,你弱,事事都成了問題
所以啥事都得分人,人比人也能氣死人
言盡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