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一位大佬聊天,他做抖音短視頻掛小黃車賺傭金的,2023年yq放開后,他批量做號,測試,打磨,選品,優化,數據對比。最終跑通了付費流量的模式。看了他后臺的數據一天的銷售額8萬多,預算燒了也不少,但總體利潤15%左右,他說投入產出比達到預期,才能批量化操作。
在剛開始測試項目的時候,也走了很多的彎路,踩了多次的坑,賬號封了好幾個,當然也花了不少冤枉錢。他還說做任何事都是要交學費的,如果你僥幸的逃過一劫,相信后面也會有更多的坑等著你。所以穩扎穩打,步步為營,把基礎打牢才是長久之計。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玩互聯網的朋友都知道,流量在哪里,生意就在哪里。每個人都知道去某音撈金,但真正能搞到錢的人卻很少。在一個領域賺到錢的人,都是積累沉淀多年后才獲得的成就。
“淘金的不賺錢,賣水的賺錢”這個故事,來源于19世紀的美國加州,當地發現了金礦,于是大批人涌入這里,希望淘到黃金,一朝暴富。
很可惜,大多數人到了加州往往是毫無收獲,甚至由于當地氣候干燥、水資源匱乏,很多人葬身郊野。
17歲的小農夫亞默爾發現了這個商機,于是原本要做淘金者的他,轉行去做賣水的生意,賺到了不少的錢。
這個故事是說的是,大家都在關注賺大錢的機會時,往往會忽視一些小的機會和成本,但其實這些小的累積起來,是一筆很大的支出。
自從短視頻直播火爆后,從公司到個人,從實體到線上都在研究如何玩賺短視頻。身邊玩某音的人太多了,真正拿到結果的卻少之又少。而那些為短視頻,直播開發軟件,賣直播設備設施,做短視頻,直播培訓的卻賺的盆滿缽滿。
互聯網上混跡10多年了,總結了一些經驗。沒有不賺錢的項目,只有不賺錢的人。并不是說項目本身不賺錢,就拿無貨源電商來說,到底能不能賺錢?答案是肯定的。每個項目都是有周期的,抓住風口跟對趨勢才能事半功倍。
真正通過項目賺到錢的無非兩種人:一種就是舍得花錢的人,到處花錢學本領,花錢買流量,花錢買別人的時間,花錢增加杠桿。但錢不是亂花的,花錢買來的流量,一定要能承接住,要有轉化。要不然就會淪為韭菜。所以花錢也是一門學問。
還有一種人,就是自己摸索研究,這種人的意志力和自控力很強。耐得住寂寞,眼光長遠,日拱一卒,目標堅定。就算是半年沒有收入也能堅持走下去。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簡化做。不斷的研究,測試,打磨,復盤成為行業里的頭部玩家,十年磨一劍,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最終取得驕人的成就。
同樣是做無貨源電商的,有的人年收入幾十萬,有的人每個月賺的不夠吃的,這就是差別。如果你有錢,就多花錢買時間,找到快速賺錢的項目。如果你沒資金,就多花時間,給自己3個月的時間成長,相信你會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