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這幾年,接觸過年入百萬的大佬,也接觸過負債累累的小白。
我發現賺錢的人,和不賺錢的人,真的活在2個世界!
我用兩組不同人的生活狀態,舉個例子吧。
不賺錢的人,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
小趙天天關心吃瓜 新鮮大事、熱點新聞;關注大A、美股、市場行情;他覺得自己無所不知、格局很大。
但三四年過去了,發現自己還是窮困潦倒。
小錢每天都在看各種公眾號的內容,雖然有干貨,但他不知道自己具體關注的是什么內容。
他每天都學到了很多有價值的信息,可是,小錢卻無法把這些文章,轉變成他可以真正操作的項目。
兩三年過去了,他仍然貧窮。
小孫每天都沉迷于各種網絡游戲中,特別是手游,每天玩游戲達到六七個小時以上。
很多人通過游戲直播賺錢,他也想嘗試,但卻發現沒有什么人愿意關注他,只能繼續專注于玩游戲。
兩三年后,他依舊一事無成,生活過得毫無起色。
小李每天都在考慮著如何去買各種東西,已經有兩三雙鞋了還要再買五六雙,也不會滿足于一百塊錢的鞋子,而是要買七八百塊錢的品牌鞋。
他每天都沉浸在淘寶、拼多多等購物網站上,同時尋找著好吃、好玩和實用的商品,導致自己經常處于支出狀態,卻沒有相應的收入。
兩三年后,他依舊生活在貧窮之中。
但賺錢的人,他們的世界完全不同!
趙總也關注各種熱點事件,不過,他有一個習慣,就是將這些熱點變成自己的文章,更新到抖音、快手和B站等各個平臺上,并且會加入自己的見解。
這些見解,通常也是來源于知乎,或其他平臺的文稿。
但他講得很好,他在B站上傳的視頻觀看量非常高,十幾萬播放是常有的事。
幾個月下來,他不僅有了粉絲和播放量,而且還擁有了創作激勵收益。
錢總也是一個喜歡看公眾號的人,但他主要關注情感項目的同行。
將他們的文章收集起來并打印成實體書籍,再進行排版。
在兩到三年的時間里,錢總已經抄襲完情感領域內所有的同行文章,并將這些文章混合在一起,制作成了長度為5分鐘的音頻,在喜馬拉雅上更新發布。
引導粉絲關注自己公眾號,并提供付費咨詢,198/小時,每天都能出3-5單。
孫總也熱愛各種類型的游戲,但他加入了游戲圈子論壇,并常常向同行出售外掛和插件軟件以盈利。
通過這種模式,他的收入逐漸增長。
兩三年之后,他不僅自己的游戲技能有了飛躍式的進展,同時因售賣游戲外掛軟件而獲得了高額的收入,比同齡人的收入要高出數倍。
李總也喜歡逛淘寶和拼多多等網站,但不是每天只想要買買買,而是思考著賣賣賣。
他開始將阿里巴巴貨源放到二手閑置交易平臺閑魚,同時也想方設法將淘寶貨放到該平臺上進行銷售。
通過這個過程,兩三年后,他成功打造了自己的固定客群、實體貨源及代理網絡,同時也累積了大量的粉絲。
趙錢孫李何其多,為什么別人總能賺錢啊?
因為他們都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想要賺錢,就要從消費者變成生產者!
賺錢的秘密,就是賣賣賣!
賣點確定了,接下來的事情,就是花90%的精力去搞流量,你也能成為會賺錢的“趙總”。
賣點不確定,依舊迷茫不定,力量分散,渾渾噩噩,還是那個默默無為的“小趙”。
你是小趙,還是趙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