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今天想寫這篇文章,最近看了很多創業者失敗的案例,挺感慨的,現在整個大環境對于普通人不太友好,幾乎作為普通人能看到的項目和渠道基本上都有人,甚至有很多頭部了。傳統生意之所以有生意可以做,是因為信息的極度不對稱,信息的不對稱導致了供求和需求始終是錯位的,以前做生意做做倒爺就能賺錢,隨著現在信息差的透明化,幾乎中間環節都在一 一消失。
01
現在整個大環境都很擁擠,不然就不會有那么人在網上天天在問:有啥項目可以賺錢嗎?最近有沒啥搞錢項目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這樣的感覺,感覺時間過的太快了,以及互聯網各個角落發展的太快了,快到大家似乎覺得好像和世界脫軌了, 好像整個社會都在給似乎所有人都在證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 階層固化。
現在互聯網發展的這么快,大部分普通人能接觸到的信息差在網上基本都能直接找到,尤其是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如果想要找,想要在網上認真學一個東西,互聯網基本都能做到。
02
我以前年輕的時候做了幾年咖啡師,平常比較喜歡喝瑞幸,在我20多歲做咖啡師的時候,咖啡算是小眾人群的消費品,也算是高消費,一杯也要30-50
![圖片[1]-未來5年普通人將無業可創-愛分享導航](http://www.zzgyrme.cn/wp-content/uploads/2023/11/20231117100315286-image.png)
隨著消費降級,各大資本這幾年都開始瘋狂的入駐做下沉市場了,把原本小資人群的消費品直接干到了奶茶價,相信很多咖啡人和奶茶店都在這幾年陸續關門,我看過之前的很多咖啡品牌都關門了,比如以前很火的上島咖啡。
就這樣靠著消費降級,一個之前的小資產品,被后來的瑞幸在全國開到了1萬多家店,普通人如何和這樣的資本抗衡,類似這樣的資本席卷案例還有很多,各大資本都開始在不斷蠶食下沉市場各大行業~
![圖片[2]-未來5年普通人將無業可創-愛分享導航](http://www.zzgyrme.cn/wp-content/uploads/2023/11/20231117100340210-image.png)
那些大品牌的流量獲取能力更強,供應鏈價格更低,流量成本更低,那些品牌拿鋪子的話語權更強,普通人根本無法和那些大品牌抗衡。
03
最近在看香港以及日本相關的紀錄片,那邊的年輕人幾乎沒有創業的機會,別說創業的機會了,突破階層的高薪機會都沒有了,未來估計那邊的社會情況也會是我們即將面對的情況~
隨著今年的AI的大爆發,不管是做PPT,做圖,做文案,剪視頻,做簡歷等相關需要人需要做的事,AI都能代替,而且AI比人做的更好更快,大部分普通人連chatgpt怎么下載都不知道,就別說其它的AI工具了,信息差永遠存在,當然機會是存在的。
說個很實在的例子:
網上有一批拆解副業項目的博主,一旦有新的項目出來,或者新的玩法在抖音被發現,就會馬上被拆解出來做成視頻或者文章,這一群人就像蝗蟲過境一樣。一個項目的周期往往也就幾個月的時間,甚至有的項目在出來一個月不到就被同行 “ 洗劫 ” 完了,然后網上的課程基本上就出來了,就這樣一個項目在經過大量拆解之后紅利期會縮短很多很多。
04
在未來創業,一定要輕資產創業,普通人在沒有資本,沒有團隊,沒有背景團隊的情況下最好的創業方式就是只做倒爺,也就是做渠道做流量,現在整個社會的環境都是產能過剩,只要渠道流量到位,工廠產品隨便挑,做知識付費的也是倒爺,倒賣知識。
身邊見過很多逆襲的例子,很多人不是像以前一樣一輩子做一個行業,一個項目發財的,很多人現在逆襲起來的幾乎都是在短時間抓住一個機會,一個風口之后瘋狂的擴張。
這幾年讓我有個很深的感悟,就是普通人在創業這條路上想要走的遠,一定要輕重資產結合,做資產確實不怎么花錢,買幾臺手機搞搞自媒體搞搞流量就可以做,但是大家都在卷,到最后大家都沒得玩,那些聰明的人在有了穩定流量以及產品之后就馬上建立自己的壁壘,馬上租個好車擺拍擺拍,在朋友圈曬一曬,瘋狂的給普通人制造焦慮,大肆的講所謂的創業心路歷程和包裝牛逼人設。
之前那幫搞微商的,以及2021年一年幾個億的鯨嘆號,和00C不都是這樣玩的么。
作者:奔跑吧段公子 微信:dgz858 公眾號:奔跑吧段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