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效社交:重新審視我們的社交觀念

無效社交:重新審視我們的社交觀念

與窮朋友喝酒,不一定是無效社交。許多人對于無效社交有誤解,以為無法帶來利益的社交就是無效的,甚至有人主張與能力、財力不如自己的朋友斷絕往來,這是不正確的。人生不是為了結果,而是為了過程。我們可能會為了未來而進行不那么愉快的社交,這并不意味著要放棄讓自己感到幸福、快樂和愉悅的社交。

圖片[1]-無效社交:重新審視我們的社交觀念

我堅信公立性社交,甚至出過視頻教大家如何攀龍附鳳、巴結貴人。但是我們也需要抽出時間與讓我們愉快的朋友相處。要知道,家人、親戚是注定的,而朋友是自己選擇的。我身邊有些窮朋友經常惹麻煩,我勸他們上進,但不聽。然而與他們相處讓我感到輕松愉快,這是真正的取悅自己,是真正的為自己而活。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無效社交呢?我認為既沒有好處也不愉快的、被道德綁架的社交才是無效的。例如長大后三觀不合的發小,如果相處不愉快,就沒必要硬聊;關系一般的同學、同事或熟人,如果相處不自在,也沒必要強迫自己合群。如果一段社交既沒有好處也不愉快,把時間省下來學習或讓自己愉快不更好嗎?

與三觀不合甚至人品有問題的遠房親戚交往也是浪費時間和生命。不要說我冷漠,家庭觀念強卻并不意味著要經常聯系某些親戚。如果你們之間沒有血緣關系,還會不會來往?如果不是兩代以內的血緣關系,真的沒有必要經常聯系。過年碰面時,大家表面上客客氣氣、互相尊重就好。親戚關系是注定的,玩得來就玩,玩不來就沒必要應酬。

總之與人交往要明確取悅金錢還是取悅自己,除這兩種外,沒空進行其他社交。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54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