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消費,家長不必為孩子的未來焦慮

教育不是消費,家長不必為孩子的未來焦慮

昨天的言論,或許已經觸動了很多家長的心弦。今天我并非來為你們撫慰傷口,而是以更為直接的方式繼續這個話題。

我必須坦言,大部分家長在孩子教育投資方面,其實是在做無用功。說得再直白一些,許多家長那種自我感動的教育投資,其初衷并不是為了孩子,而是為了緩解自己在教育方面的焦慮。教育是制造階級焦慮的重災區,各種補習班和培訓班就是利用那些焦慮的家長,尤其是那些喜歡炫耀的家長,比如炫耀自己的孩子在4歲就能掌握1500個單詞之類的。

圖片[1]-教育不是消費,家長不必為孩子的未來焦慮

這其實是典型的拔苗助長。一個4歲的孩子,說話都可能不利索,書寫也有問題,那么這1500個單詞的聽說讀寫,又有多少水分?明明到了初中,這些單詞自然而然就能掌握,但你非要通過交智商稅的方式,讓一個4歲的孩子完成這個任務。

消費主義已經從消費產品到消費服務、消費體驗,這很容易讓家長誤以為自己買到了想要的東西。如果強迫一個4歲的孩子掌握1500個單詞,那么必然要奪走他原本學習其他事物的機會。諸如此類愚不可及卻偏偏被某些家長引以為傲的教育方式還有很多,比如學鋼琴、學繪畫、學編程、學書法。

不是說這些東西不好,而是對于一個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來說,毫無用處。學完之后一輩子可能都不會再用到,除了讓你在其他家長面前有吹牛逼的資本以外,再無他用。還美其名曰讓孩子陶冶情操,情操不是靠幾節藝術課就可以陶冶的。

所有的商家都是以利益最大化為目的,所以你的孩子永遠少上一節英語課、一節編程課、一節書法課,就如同你永遠都缺一支口紅是一樣的。以上說的是對于普通家庭而言。

別再在評論區非黑即白的搞爭論了。對于普通家庭來說,家長的首要任務是賺錢,其次是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和性格就已經可以了。說句不好聽的話,以某些家長的認知和水平去教育孩子,你真不如讓孩子自由成長。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55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