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個搞了十幾年工廠的好朋友過來聊天,分享了幾個重要的信息。
01
目前的工廠越來越不好搞,就算你不愁訂單,有些行業的工廠被相關部門往外面趕。原因很簡單,相關配套設施不齊全,安全防護不到位,出現過一些安全事故等,歸結為一句話,來自于當地政府的壓力。
![圖片[1]-創業者不要隨隨便便搞工廠-愛分享導航](http://www.zzgyrme.cn/wp-content/uploads/2024/03/20240331232944422-image.png)
找不到合適的人手。外面大把求職的,但是想招一個稱心如意的,立馬能夠上手的,人家又愿意留下來做事情的很難。這幾年互聯網越來越開放,很多人選擇電商這條路,選擇線上賣貨,也能自給自足。選擇線上就代表著自己可以選擇想待的城市,相對自由一些。
02
禁忌做人多的流水線
什么意思呢,越是有人工參與的,要想方設法的替代。
他舉了一個例子,就算有50萬或100萬一臺的自動化機器都愿意上,而不愿意花錢去雇人。人參與的工序除會有疏漏之外,最重要的體現在人員管理上,在勞動關系方面,相關部門更重視員工的身心健康,而企業掙不到錢,可以自行選擇倒閉,政府沒有補貼,沒有保護的。
所以我朋友當下的做法就是一部分員工是全職,留下來的要是熟手,并且能夠教授別人,然后再配一些兼職,就是那些干一天賺一天錢的那種,整合成一個小團隊,這種方法比較適合簡單的、沒什么技術門檻的活兒,新手通過很小一段時間的學習能夠快速上手。這也和自己家的產品特性有關系,當然按天算的話給的錢可能會高一些。
![圖片[2]-創業者不要隨隨便便搞工廠-愛分享導航](http://www.zzgyrme.cn/wp-content/uploads/2024/03/20240331232959503-image.png)
就算要搞工廠,可以選擇那些技術門檻比較低的、安全系數比較低的、稍微單一的流水線比較好。產品太復雜的,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技術和資源,新老板剛開始做會困難重重,有一個環節沒打通,可能就會造成質量不過關、成本虛高、交貨不及時等和利潤掛鉤的事情。
03
最后要說的就算搞創業項目,盡量的做前端,也就是做用戶群,當然也可以選擇做渠道,也就是做產品。沒必要一開始就搞工廠,20臺車間的機器和20臺電腦產出比是不一樣的,最重要的后者是輕資產,風險更低。
大多數項目都是從拿貨開始的,在別人家拿貨賣,一來可以測試一下市場,二來自己在整個運作過程當中本身就是學習的過程,也只有實踐才是最快的學習方式。
短期內可能不賺錢,但是從長期來看這是一個必經之路,也是風險最低的方法。這種方法總結為一句話就是,有需求之后再去搞產品,自己中間賺個差價,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信息差,很多人叫國內貿易。
我另外一個好朋友,從一個50平方的小房間做起來的,剛開始也是做貿易,積累了這么多年,真正做起來其實只用了4年的時間就把交易額提升到了千萬以上,現在在折騰工廠。我是看著他一步一步做起來的,這條路徑適合大部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