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錢給別人,就是把別人的麻煩轉移到自己頭上。
別人如果來找你借錢,說他現在活不下去了,茶飯不思。
你的心一軟,把錢借給他了,那么這下好了,該輪到你茶飯不思了。
說難聽點,喜歡向外借錢的人,都屬于那種搶著往自己身上攬包袱、搶著往自己頭上扣屎盆子的人。
這些都是濫好人,為了所謂的義氣,不僅坑了自己,還坑了全家。
- 一個不太熟的人向你借錢,可能有兩個原因:
其一:他就是靠這種方式來斂財的,到處結交人,然后通過借錢來收割一筆。
其二:他能向不太熟的人借錢,說明熟人已經被他借遍了。
無論是哪種情況,找你借錢的人都已經準備好和你絕交了。
更扎心的是,你在大部分朋友、親戚、熟人眼里就是個資源而已。
如果資源利用不上,聯系你就沒意義了。
- 如果賭徒因為負債而向你借錢,你千萬不要借給他。
這個賭包含兩種,一是去牌桌上賭錢,二是自己整天投資這個項目、投資那個項目。
總之呢,欠了一屁股債。
你一旦把錢借給這些賭徒,他們不會拿你的錢去還債,而是繼續去賭。
因為賭徒最大的特征是“不甘心”,總想著再搏一把,結果他會越輸越多、越欠越多。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借錢給賭徒,就是變相讓他跳進更大的坑。
- 一旦你把錢借給別人(比如1萬元),那么他潛意識里就會認為這1萬元已經屬于他了,已經跟你沒關系了。
即使到了還款日,他也會衡量你們倆的關系到底值不值1萬元,如果他覺得值,他就會還錢;如果覺得不值,就再也不會還了。
如果你“不識趣”,催促他還款,這時候他就會向你露出獠牙,說你是一個乘人之危、落井下石的惡人。
- 一旦你借錢給別人,那么別人很可能會把你當成是免費的提款機。
借了第一次還會有第二次,借了第二次還會有第三次……
一旦你醒悟了,決定不再借錢給他了,這時候你又成了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
之前就有一個類似的案例:
某個老板資助一位貧困大學生,每年往她的卡上打入1萬元。
讀了兩年之后,她不想繼續讀了,決定輟學去打工,于是她問那個資助者,能不能把剩下的兩萬元一次性付給她。
資助者說:我當初承諾資助你4年,是讓你讀大學的,你現在要輟學,那我就無法再資助了。
這時候學生的家長發話了:當初就是因為你的承諾,我們孩子才決定上大學的。
結果晚兩年進入社會,少賺了兩年的錢,你說你不應該給點補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