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跟老婆都在上海打工,4歲的兒子留在農村老家,讓父母幫著照看。
最近父母給他打電話,說孩子總念叨眼睛疼。
小張在電話里就發火了:你盯著點,別讓他總玩手機。
老母親說:我也管不了他。
掛了電話,小張看到網上的一條新聞,說現在正在嚴打各類游戲公司。
于是他點了一根煙,憤恨地說:嗎的,早就該把這些黑心的游戲公司給關了,太坑害未成年人了。
小張喜歡抽煙,有時候一天能抽兩包。
老婆喜歡吃麻辣燙和火鍋,越辣越好,口味越重越好。
她還喜歡吃奶油蛋糕,喜歡喝奶茶,都150斤了,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嘴……
我之前看過一個紀錄片,是講癮品的。
癮品是指食用后可以產生依賴性,成癮度低于du品的消耗物。使用癮品能刺激人體神經,使人感到愉悅,產生快感。
煙、酒、茶、糖、鹽、辣椒、可樂、咖啡,都屬于癮品,游戲也屬于虛擬癮品。
注意,辣椒、鹽和糖也被列為“癮品”。
因為癮品還有另外一個特征,那就需要越來越大的刺激,才能獲得以前很少量就能獲得的快感。
閾值是不斷提高的。
喜歡吃辣的人,會越吃越辣。他的很多黏膜都是發炎狀態,對于消化系統的傷害非常大。
喜歡吃咸的人,會越吃越咸。已經有很多醫學證明了,高鹽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第一大誘因。
而且,越是窮人對于這些癮品的依賴越深,因為他們從日常生活中獲得愉悅的機會非常少。
最近出臺的一系列新聞,對“游戲公司”“中介公司”都很不利。
在網上支持聲音最高的,一定是窮人。
窮人一般沒有額外的精力和意識照看孩子,督促孩子,很多農村的孩子都玩游戲上癮。
他們最終考個技校,或者上個中專。甚至,早早就輟學出來打工了,繼續重復父輩的老路。
那么這些窮人肯定非常恨游戲公司,大罵他們是黑心商人,孩子前程被毀全是游戲的責任,跟自己沒有半毛錢關系。
窮人也喜歡罵中介公司,說老子租個房子,還需要給你支付一個月房租作為中介費,你黑不黑?
他不知道的是,如果沒有正規中介的存在,你會被房東坑的更慘,房東可能會坑你半年的房租,甚至會變著法的治你。
還有很多需要去正府部門跑腿的事情,如果你肯花錢找中介,一天就能跑下來。
如果你不信邪,就是要自己跑,那你要做好跑幾個月的準備,每一個環節都會卡死你。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富人不會罵游戲公司?
因為富人本身可能就是游戲公司的高管,孩子都在私立學校,或者在M國、加拿大讀書,有司機、有保姆,過得非常充實。
窮人之所以會說游戲公司缺德,是因為他不是利益獲得者。
但是你要清楚,賺錢本身就不是講道德的。
賺錢的底線是法律,而不是道德。
不違背道德的賺錢方式,只有體力勞動。
不信,你可以觀察一下,凡是那些開著寶馬奔馳的人,往往都是窮人嘴里的“奸詐諂媚之徒”,沒有幾個是老老實實上班的。
因為這些人遵循的不是道德標準,而是實用主義,利益至上。
再說說那些盈利豐厚的公司,都是把“榨取員工剩余價值”玩到極致的。但是他們依然會弄出一套高道德標準的企業文化,來安撫員工。
你去看公司老板的辦公室,里面要么擺著佛像,要么供著菩薩,要么掛著“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等牌匾。
其實明白人都知道,這些都是做給員工和客戶看的。
富人家的孩子,從早飯開始,聽的就是父母的生意經,而不是道德文章。
而窮人家的孩子,父母一天到晚都在告訴他:好好學習,將來安心上班,遇事多為別人考慮,將來要聽領導的話。
我們受儒家文化影響是巨大的,但是如果你非要把那一套搬到商業規則上來,一定會讓你頭破血流。
富人90%的收入,都是源自實用主義、功利主義,他們遵循的是市場規律,是人性的弱點,而不是道德。
而普通人90%的收入,都是老老實實打工得來的,賺的都是符合道德標準的辛苦錢。
所以說,高道德標準的人,千萬不要去深挖富人的發家史,會做噩夢的。
其實,這個社會之所以會進步,大部分功勞都要歸功于那些不講道德、唯利是圖的商人。
很多人臨了才知道,自己之所以會窮困一生,就是因為道德標準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