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觀察各種賺錢的商業模式,而且我發現每個賺錢的項目都是魅力無窮的。
我最喜歡玩的游戲是穿越火線,所以我也研究過利用穿越火線賺錢的各種項目和各種大神。
有的游戲高手,在斗音上直播玩游戲,打的是多人生化模式,他一個人把20多個僵尸溜的團團轉,最后還能把這些僵尸全給殺了,畫面看著特別爽,圍觀的人也非常多。
那他怎么盈利呢?
我能看到的主要有兩個途徑:
① 他可以代玩你的賬號,幫你打分,一個小時收五六十塊錢,保證能打到第一名,上1000分(同房間里90%的人連500分都打不到)。
注意,他的這種代玩不是大家理解的“代練”,能幫你的賬號升級、刷裝備之類的。
他只是“代玩”而已,就是他玩你的賬號過程中,讓你觀戰,好像你身臨其境一樣,看著非常爽。
一小時過后,你的賬號等級、裝備之類的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只是讓你“意淫”一下,仿佛自己的也變得厲害起來。
② 他會引導圍觀的看客們加QQ群,然后說進群就可以領取低價xx武器。
如果你進群之后,發現得添加群主微信才能領取。添加之后發現確實能領取,而且價錢都不貴,你一刷這個人的朋友圈,發現他賣各種各樣的角色和武器,比官網價格低很多,還有賬號出租等各種各樣的業務(都是合法合規的)。
后來我就去淘寶搜了一下,我發現淘寶上做這類業務的也特別多,價格也都非常便宜,只不過銷量都不高。
原因就是,現在沒事就刷淘寶的人不多了,但是沒事就刷斗音、看直播的人卻很多,而且他們會相信直播的大V,反而不會太相信銷量只有幾十個的淘寶店主,擔心他們收了錢之后就不發貨了。
我觀察了一個比較厲害的團隊,主要業務人員也就是三四個人,但是一個月的利潤至少有七八萬,而且他們都是在玩的過程中就把錢給賺了。
有一次游戲主播在直播時吆喝,想要“上號”的抓緊下單,現在前面已經排了兩個人了,今天接4單就下播了。
然后有人就在評論區留言:真的有這么多傻子花冤枉錢嗎?吃飽了撐的?
我就知道,這個人才是小丑。
這個世界上愿意為游戲花錢的人太多太多了。
2014年我在國企上班的時候,我們辦公室就有兩個人,他們每年在游戲上都要花個三四萬塊錢,那時候我們的月薪都是三四千塊錢,他們都是因為家里特別有錢。
他們本來每年的正常開銷都要十幾萬,游戲開銷只是所有開銷里的一個小分支而已。
這樣的人多嗎?太多太多了,我估計玩游戲的人里面,10個里面至少有一個是這樣的,他們在游戲上的消費,跟女人在包包、化妝品上的消費其實并沒有本質區別,能給自己帶來面子,也能給自己帶來爽的感覺。
當年吸金最厲害的游戲當數史玉柱開發的《征途》了,幾乎每年都有報道,某個員工挪用數百萬公款玩《征途》的新聞。
![圖片[1]-“傻子”的錢最好賺-愛分享導航](http://www.zzgyrme.cn/wp-content/uploads/2024/05/20240504135716629-image.png)
現在又多了一個挪用公款的理由:給主播打賞。
![圖片[2]-“傻子”的錢最好賺-愛分享導航](http://www.zzgyrme.cn/wp-content/uploads/2024/05/20240504135731141-image.png)
當然,這些挪用公款的行為都是違法的,我們不做討論。
在游戲和直播的背后,還有數百萬正常付費和打賞的人群,難道他們都是傻子嗎?
我覺得他們不傻,他們跟其他消費者沒有本質的區別。
你花錢吃大餐是為了口腹之欲,你花錢去看電影、去迪士尼樂園是為了愉悅身心,人家花錢玩游戲、給主播打賞也是為了找到一種優越感和爽的感覺。
今年熱炒的“元宇宙”,我猜將來也會吸走數萬億的金錢。
而且我總結,想要在互聯網上、社交媒體上賺錢,就要賺“傻子”的錢。
很多人之所以在互聯網上非常迷茫,項目換了又換,就是因為他們太貪婪,想賺“聰明人”的錢。
你聽別人說做微商很賺錢,你就會冷嘲熱諷地說微商就是傳銷,傻子才會買單。
你聽別人說做主播很賺錢,你也不屑一顧,說只有傻子才會給這些主播打賞、刷禮物。
你聽別人說做知識付費的自媒體很賺錢,你卻說只有傻子才會給這些鐮刀們轉賬。
最終結果就是,這些“鐮刀”們一個月的收入,都頂你幾年的收入了,你還在道德制高點上對他們品頭論足。
想要賺“聰明人”的錢,想要賺“高尚”的錢,你配嗎?
再說了,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高尚的生意嗎?
成本是1000塊的手機,5000塊錢賣給你;成本是10萬元的電動汽車,50萬元賣給你;成本是1個億、靠情懷拼湊出來的電影,卻賣了10個億的票房……他們的生意就很高尚嗎?
這個世界上的“傻子”有幾十個億,你我都算在內。
所以說,千萬不要有什么道德潔癖,你最需要做的是,先成為一名“傻子”,去買單,去消費,然后理性地分析整個成交流程和成交邏輯。
然后,再根據自己的特長、興趣,結合市場的需求,去找到屬于自己的“傻子”(精準用戶群體),最后把自己的產品或者服務賣給他們。
最后我想說的是,我們要尊重金錢的流動,因為每一分錢都是生命價值的凝結,任何人在花錢的那一刻,他都相信這份錢花的很值。質疑他的消費選擇,就相當于質疑他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