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物品消耗你的能量

不要讓物品消耗你的能量

過了30歲之后,我就很喜歡“斷舍離”了,身邊的物件、穿的衣服越來越精簡了,更加注重質量而不是數量。

交朋友也是如此。

沒有疫情的時候,我喜歡出國游玩,每年至少去三四個新的國家,去十幾個新的城市。

疫情來了之后,我只能在國內轉悠了,每個省我都去過了,我隨身一直帶著一個小葫蘆把玩,拍照時我也經常會把它拍到景色里。

葫蘆跟其他文玩一樣,都可以把玩,可以盤。

盤的時間越長,葫蘆就會變得越光滑透亮。

原因很簡單,用手把玩時會把表面摩挲得越來越光滑,然后手上的油脂也會讓葫蘆變得更加透亮。

還有一些專家說,汗液里的鉀、鈉離子,會跟葫蘆表面的花青素發生化學反應,所以才會讓葫蘆變得锃光瓦亮。

如果有專家愿意做這方面的研究,我一定會讀一下他寫的論文。

當然,大多數玩家是不會探究這“科學原理”的,他們會認為,葫蘆表面的精華,是人賦予它的能量。

我們把玩的時間越長,這個文玩就會變得越有靈氣。

雖然我是理工科出身,但是我也非常喜歡這種解釋,而且年齡越大,越喜歡這種比較玄的解釋。

何必把每個現象背后的原理,都用冷冰冰的化學反應來解釋呢?累不累?況且再厲害的科學家也不可能把原理100%地解釋清楚。

還不如相信這種有溫度的人文解釋。

我之前看過一位斷舍離大師講的課程,他說我們身邊每個物品都是有靈性的,你如果長期不關注它,不使用它,那么它就會生發出一股怨氣,具體表現就是,這件物品會變得不再光滑,不再光彩奪目,成色也會變得渾濁暗淡。

當然,用科學來解釋就是,這個東西表面被氧化了,或者被還原了,或者發生了其他更復雜的化學變化。

總之呢,一件物品長期不使用,它一定會變得越來越糟糕,那么你每看它一眼,你的潛意識里就會生發出一股負能量。

反之,如果一件衣服你經常穿、一件首飾你經常戴、一件文玩你經常把玩,那么它們都會變得越來越有靈氣,你每看一眼,都會感覺很好,這時候它們傳遞給你的就是正能量。

如果你身邊每一件物品都會給你傳遞正能量,那么你整個人也會變得很積極,很正向。

我們的人生之所以要斷舍離,就是要把那些帶給我們負能量的物品扔掉,或者在一開始的時候就不去購買。

很多人之所以臉上寫滿了沉重,就是因為他家里堆滿了太多沒用的物品,或者他心里裝滿了太多沒用價值的破事。

如果買衣服,哪怕一年只買一件比較貴、質量比較好的衣服,也不要用同樣的價錢買十件質量不怎么好的衣服。

貴的東西,只有在買的時候覺得心疼,后面每次用的時候都會覺得非常值。

便宜的東西,只有在買的那一刻覺得開心,后面每次使用的時候都會覺得糟糕。

所以說,買東西盡量買那些保值的。

比如,汽車里的保時捷就很保值,手表里的勞力士就很保值。

很多人有個誤區,以為真正有錢人不會在乎一件商品是否保值,他只會考慮自己喜不喜歡。

錯了,任何人都喜歡保值的東西。

就拿勞力士手表舉例子,首先它的質量、品牌、外觀都是上乘的,其次,它也非常保值。

疫情期間很多勞力士的二級市場都價格飛漲。

如果你戴的是勞力士,每次看到它你都會感覺很好,因為這個小家伙正在升值啊,怎么看都覺得香。

即使你有10個億,而這塊表只值10萬塊,但是你知道他是在增值的,你心里也會覺得舒服。

假設每個人身邊最常用的物件有10個,那么聰明人會讓每一個物件都會增值、保值,這樣的話他使用每個物件時,心情都會很愉悅,這跟身價高低關系不大。

而蠢貨是,身邊堆滿了不保值的廉價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比如,衣柜里堆滿了自己一時沖動買來的衣服,由于便宜的東西很快就會失去原有的光鮮亮麗,所以你壓根就不想穿,甚至買回來一次都沒動過。

而扔掉又舍不得,只能把它們堆在衣柜的最里面。但是沒用的,即使你把這些東西扔到倉庫里,它們還是會占據你心理空間的。

你每次看到它們,或者想到它們,你的心里都會閃過一絲負能量。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54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