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確定性”才是窮人逆襲的法寶

“不確定性”才是窮人逆襲的法寶

昨天有個粉絲給我發了這樣一段消息:

“分享哥,我看了你寫的《如何判斷一個城市有沒有前途?》這篇文章之后,感覺收獲很大。

但是不知道你對“選專業”這件事怎么看?

張雪峰先生說不建議報考新聞學,還有其他幾個類似的專業他也不建議報考,我想知道,專業真的分好壞嗎?

我的孩子今年也要面臨高考、選專業,想聽聽你的見解。”

在我看來,上大學選城市、選專業這些事,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重要,我覺得孩子的興趣才是最重要的。

張雪峰之所以不建議孩子報考新聞學,原因是,以前那個靠電視劇、報紙傳遞信息的年代,新聞學還是很有前途的。但是現在每個人都是一個自媒體。

其實這類言論可以放到任何一個專業上。

我記得有大師說過這樣的話:大學里的課本都是過時的,都是10年前的教材。即使你學的都是現編教材,畢業的時候也已經過時了。

據我觀察,越是底層家庭的孩子,越是在意選專業這些事情,而且特別熱衷于讓孩子報考“好就業”“賺錢多”的專業。

但是,世界上真的存在“好就業”“賺錢多”的專業嗎?

答案是不存在的。

如果真的存在這種專業,那么大家會一窩蜂地報考,那些“冷門”專業就都沒人去了。

舉個例子,很多人認為電子、軟件、金融、工商管理等相關的專業最有前途,你去網上查“收入最高的專業”,以上這些關鍵詞也都排在前面。

但是,你的孩子如果報了這些專業,將來找到好工作的概率就會大大提升嗎?

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你是窮人家的孩子,那么無論你讀金融學,還是讀哲學,將來的出路都很有限,他大概率都會改行,然后就是無盡的掙扎與摸索。

如果你是富人家的孩子,那么無論你讀金融學,還是讀哲學,將來的選擇都很豐富,他大概率也會改行,然后就是充分地享受人生。

不信,你去網上搜一下“XX專業就是個大坑”,無論你把XX換成任何一個專業,結果都會有很多人在那里抱怨。

最后你會發現,那些抱怨的都是窮人家的孩子,因為無論任何行業,都有階層的劃分。

就拿“土木工程”這個專業來說,有錢人家的孩子如果讀這個專業,畢業之后直接跟著父母去做工程,在辦公室里簽合同。

窮人家的孩子如果讀這個專業,那么將來你就要做好“風吹日曬收入低”的準備,這時候你肯定會到網上去抱怨這個專業有多坑人。

那么,窮人家的孩子,出路是什么?

我總結,一共有2條:

  1. 認識到父母的局限性

我說過很多次,我們前半生過得幸不幸福,100%是由父母的階層決定的。

我這樣說,不是讓大家抱怨父母,而是說,你至少得直面血淋淋的現實,不能總是活在幻想里,總想試圖做一個道德高尚的窮鬼。

認識到這一點之后,我們就不要傻乎乎地陷入到跟同齡人的無盡內卷當中,否則心態肯定會出問題。

舉個例子,同樣是在一個單位工作的兩個人,年齡、智商都差不多,一個做事情不緊不慢,張弛有度,大方得體。

但另一個人,每天像打了雞血一樣努力奮斗,什么事都要做到最好,而且堅信只要努力工作就會改變自己的生活。

年輕時還區別不大,但是一旦過了30歲之后,后者很快就會意識到現實的殘酷,生活的重壓會撲面而來,而且自己預期的結果一直遲遲不來,那個佛系的同事反倒升了上去。

為什么會這樣?

原因很簡單,那個悠閑的同事,父母早就給買好了車房,而且在畢業的三年內就已經完成了終身大事,而且是強強聯合那種。

而那個特別“努力”的孩子呢?他剛一參加工作,父母就開始等著他回報“養育之恩”了。

所以,如果你早點認清現實的話,你肯定就早做打算、另辟蹊徑了,而不是跟同齡人一起傻乎乎地在那里內卷、競爭。

當然,也要早日脫離家族窮根,你需要的是基因突變,而不是去感恩祖先。

  1. 擁抱不確定性

每當有人問我:XX這個專業有沒有前途?XX這個平臺怎么樣?

我就知道,這個人大概率是個窮人。

因為他的思維方式就是“追求確定性”。

他總妄想著報考某個專業就能找到好工作,入駐某個平臺就能獲得更高的收益。

現實是,這個世界上能確定的事情是非常少的,如果有的話,也掌握在有錢人和有權人手里,可以稱之為“天道”。

比如,你去調查一下那些富人,一直往上尋找,看看在他們的族譜里,最初的那個“富一代”到底是如何翻身的?

然后你會發現,最初的那個富一代,在年輕的時候很可能是個乞丐,或者是流浪者,或者是社會邊緣人。

可能是命運捉弄,可能是絕處逢生,他們都走上了跟大多數人完全相反的一條道路,而且這條道路充滿不確定性。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年“下?!钡哪桥?,完全是社會的邊緣人,連個鐵飯碗都沒有。

但是,一旦他們崛起、賺到第一桶金之后,大眾才醒悟,才意識到這個商機,但此時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大勢已去。

總之呢,我覺得留給窮人的路本來就不多,我們只能擁抱不確定性,去那些沒有多少人涉足,甚至很多人看不見、看不起、不看好的領域去搞錢。

當然,這肯定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可能路途會很艱難,而且回報周期非常長。

但是在我看來,這兩個因素都是窮人的優勢。

一條路如果門檻很高,路途艱難,前途未卜,你要清楚,真正愿意走這條路的人非常少,你堅持得越久、爬得越高、優勢越大。

“回報周期長”也是同理,如果你去做那種“一年內沒有多少收益、一年后回報巨大”的事情,就能篩選掉99%的競爭對手。

絕大多數人都是短視的,他們堅持不了多久就會放棄。

“剩者為王”就是這個道理。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12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