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個智力測試題,大概意思是這樣的:
如果你手里有兩個相同的玻璃球,面前還有一棟100層的高樓,這時候,如何用最少次數,測試出玻璃球破碎的極限高度?
假設玻璃離球不會有損耗
面對這個問題,網友眾說紛紜。
不過,有一人方法還是比較靠譜的,理解起來也不復雜。
那就是10分法。
先去10樓往下扔玻璃球,如果沒碎,那就再去20樓.依此類推。
最后,如果玻璃球在40樓沒碎,但是在50 樓碎了,這說明玻璃球的極限高度一定在 41-50層之間。
這時候,再從41層-50層之間,依次扔玻璃球測試即可。
整個過程消耗的玻璃球就是2個,測試次數應該不會超過20次。
當然,我描述的這人模型可能不嚴謹,也可能不是最優解,但是對于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這種操作是最通俗易懂、最容易上手的。
我之所以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一件事,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極限,跟玻璃球的承受極限是一模一樣的。
我們到底能登上88重天,還是只能登上44 重天,也需要利用最少的時間去做測試,
畢竟時間非常寶貴。
換句話說,想要找到自己的極限和閾值,需要“大跨步”和“深耕”這兩個動作,缺一不可。
下面我聊一下這里面的邏輯。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本站所有資源均為作者提供和網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使用,請在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
如果有侵權之處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E-mail:630092965@qq.com刪除。敬請諒解!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