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的時候,想要判斷一個人是否聰明,就看他的學習成績即可。
進入社會之后,想要判斷一個人是否聰明,就看他對金錢的態度即可。
即使一個人私生活很爛、名聲很差,但是他對錢大方,而且在分錢方面特別公平、守契約、說一不二,那么這個人一定是個聰明人,是個靠譜的人,值得交往。
反之,如果一個人對待金錢沒有概念,分錢時偷奸耍滑、沒原則,而且契約精神很差,那么即使他名聲再好、再老實、再憨厚,也是一個爛人、惡人。
舉個例子,有的人經常陷入債務危機(把錢借出去收不回來),而且情緒、能量都會因此而受損,說明這些人都是蠢貨。
這時候,你千萬不要怪對方沒有契約精神,而是你沒有契約精神,或者說,你對金錢沒有清晰的邊界感。
還有些人,特別容易陷入感情和道德的漩渦,總感覺談錢傷感情,太功利。
結果就是,你的生命精華都被別人吸走了,一去不復返。
然后你就開始感嘆,還會發出悲鳴:我對你們那么好,你們為什么要坑我?
以后你每次想到這件事,就像吃了蒼蠅一樣,充滿悔恨與哀怨。
其實,想要避免這一點,想要人生變得輕松自在,就要大膽談錢、大方分錢(哪怕跟親人也是如此)。
談錢的本質是表明邊界,意味著你我是分離的,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
親兄弟、明算賬,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你想讓兄弟感情長久,那就一定要把“分錢”這件事拿到臺面上來,光明正大地進行,這樣彼此心里都不會有任何顧慮和不滿。
如果非要發生借貸關系,一定要有抵押、有合同、有見證人。
如果你跟別人談錢時感覺有情緒壓力,有愧疚感,說明你的內在邊界不清晰,覺得談錢是自私的,是對他人的攻擊。
其實,談錢是自我尊重的一種表現,尊重自己的價值,尊重自己的付出。
長期關注我的朋友應該清楚,我如果寫一些有價值的文章,一定會設置成付費閱讀,因為我覺得“為價值買單”是天經地義的。
我非常尊重自己的勞動成果,同時,我也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如果碰到我認為有價值的內容,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付費。
最后你會發現,只要你喜歡談感情,你的生活就會變成一團亂麻。
只要你敢于談錢,再復雜的事也會變得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