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男人千萬不要在國內旅游,純粹花冤枉錢

底層男人千萬不要在國內旅游,純粹花冤枉錢

千萬不要在國內旅游,純粹花冤枉錢。
有一些小伙伴覺得這個觀點很難理解,那么我今天就從感性和理性兩個角度來聊聊,為什么底層男人一定不要在國內旅游,而是要走出去。
① 感性角度
我每次提到瑞士風景是地球天花板時,總有人會跟我杠:XX省的風景絕對不輸瑞士,你為什么非要崇洋媚外呢?
我想說,如果單從視覺角度來分析,瑞士境內隨便一處自然景觀,評分都在8分以上。
而在XX省,想要找到這樣的風景,你得開車很久,交通極其不便利。
另外,人文體驗也是天壤之別。
A地的人們,都是富裕、文明、高素質、有國際視野的人,連坐火車都不需要安檢。

你在那邊旅游,整體上都非常放松,愜意。
而去B地,從旅行社到司機再到當地牧民,都會讓你的戒備心全程緊繃著。

在景區買任何東西,你的心里都會打鼓。
注意,我說的B地,不是特指一個省份,而是指一個國家。
在這個地方,幾乎所有的旅游景點都是高度商業化的,而且永遠擠滿了人,而且這些游客里面,至少有10%的人素質極其低下,完全沒有社會公德。
如果你敢報團的話,旅行社也會分分鐘教你做人。
但是只要你能走出去,你會發現一切都變了。
② 理性角度
我之所以在標題里提到了“底層男人”不要在國內旅游,是因為底層男人預算實在有限(我就是從底層爬上來的),必須把錢花在刀刃上。
明白人都知道,無論是社會也好,女人也好,對男人的評價主要是從“事業”“財富”“格局”“視野”等維度進行的。
我們能做的,就是花最少的錢把眼界盡可能撐大。
有句老話是這樣說的: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如果你是底層男人,你也要學會把“拳頭”打在關鍵部位,因為你的能量實在有限,輪到你出拳的機會本身就少得可憐。
換句話說,你必須把錢花在刀刃上。
舉個例子,假設同樣是25歲的兩個底層男,每年的旅行預算是1-2萬元:
小A很熱衷于旅行,這個月去麗江,下個月去三亞……兩年下來,國內著名的城市去過十幾個了,自詡為旅行達人。
而小B,國內旅游一次都不去,第一年先去了一次泰國(花費5000元),年底又去了一次日本(花費8000元)。
第二年又去了一次歐洲(瑞士+法國,一共花費2萬元)。
那么問題來了,以后兩個人在社交場合談及“旅行”這件事,你猜會有什么區別?
答案是,天壤之別。
說白了,除了客觀上風景和人文的差異之外,這里還有一個門檻的問題。
國內至少有13億人沒出過國,有的是因為預算有限,有的是被新聞洗傻了,總以為外面不安全,有的壓根就沒動過出國這個心思……
總之呢,只要你出過國,你的眼界已經超過90%的人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撩妹這件事上,你在社交軟件上發的照片也能說明很多問題。
小A的頭像是在泰山之巔,而小B的頭像是在瑞士阿爾卑斯山,你覺得兩個人的分值能一樣嗎?

去過泰山之巔的國人數以億計,而去過瑞士的國人可能不足一萬。
當然,前者可能在各個維度都不比后者差,但是至少在“眼界”方面,肯定被后者吊打。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63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