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我們都要具體分析,有特定的場景和內容,而不是只看一個名詞,所以不要著急不敢茍同,看看有沒有自己能吸收的價值。
就好像對一個男人說:“你應該找一個女人結婚,而不是找一棵樹結婚。”
這是一個很對的話,但也絕不是隨便找個女人就可以結婚,這里面有門當戶對,有緣分,有三觀,有性格,有很多很多因素。
所以,找一個女人結婚不錯,但是最重要的還有下一步的話題,那就是如何找一個適合的女人。
股票也是如此,不是說任何股票都值得持有,而是那個體系內適合的。
好了,說完這段話,再聊聊我們今天想說的話題吧,還有我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去年,我有一位讀者給我留言過,他是陜西某地級市的人,叫做銅川市,還不是市區的,而是下屬縣鎮,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了解這個地方。
他說,其實他父母給他留了老家的一個房子,而他也已經因為考大學去了蘇州工作,而目前看來,可能這輩子就在蘇州定居了。
而他的父母早年間還在老家生活,現在他在蘇州給父母買了一套小房子,50多平米,但是老兩口住也夠了。
他去年問我老家那個老房子,叔叔家惦記著,而自己想賣也很難,問我怎么辦?
我當時說,如果想留個念想,就留著,如果不回去了也缺錢,那么就賣掉,選擇還是很多。
其實,最難的是看似有選擇,可是難度比較大,因為買的人特別少,也就是說有價無市,缺少流通性。
之前和老猴經常去廣西旅游,那邊也認識一些年輕人,其中有一個東北人過去定居的,他就是把老家的房子賣了,第一年能賣15萬一套,結果父母舍不得,最后7萬賣了,一套。
所以,都叫房子,但是房子和房子不同,有著很大的區別,就像都叫股票,股票和股票也有著很大的區別。
大家不要聽房子,就覺得靠譜,聽到股票,就覺得不靠譜,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我說下,其實在現在這個環境,和大多數人的共識里,房子的觀念已經改變了,就是那種一直會上漲的夢,已經松動了。
在這種情況下,部分股票有一個優勢,那就是房子所不具備的,叫做流通性。
都知道一線,二線城市的房子流通性會好,但是絕大多數房子,不一定在這些城市,所以流通性就會有問題,比如上面說的那兩個情況。
沒有了流通性,就談不上資產價值了,鎖住了。
其實,現在一線流通性也不太好了,我之前有個認識的中介跟我說,北京有個小區,是他負責的,在16年最多一天成交了20套,而今年已經到了7月份,才賣出兩套,還都是業主打了骨折價賣出去的。
一線城市的流通性,都能看出這么難,更別提四五線的房子了,能有人用錢買走,都是需要看運氣的。
但是,股票不一樣,如果一個人手里只有50萬,他不可能去北京買一個房子的陽臺,因為房子不能切分著賣,而且還有指標限制,交易周期難度,房屋維護成本等等。
可這50萬,如果買成一個流通性好的公司,不會退市那種,將來是不愁交易的,這個流通性本身也是有價值的。
其實,在房地產風風火火的幾十年里,幾乎所有人都忽略了流通性這個重要指標,而現在明白了才后悔莫及。
這里著重提一下,并不是所有的股票都具備流通性,你要選擇的公司,一定是不能造假的,不能退市的,最好背景就是國家,連地方性國資都要掂量掂量,而且業務是極具壟斷性的,這種公司的股票才值得考慮,因為你要的是像房子一樣投資,而不是賭博和投機。
如果這種公司,價格不好,或者短期被炒作了,你可以等,一年不行兩年,兩年不行五年,股票這個價格,如果以長期投資去看,一定會找到你能進入的點,尤其很多公司都有周期性,即使是茅臺那樣的,不也從高位上面腰斬了么。
至于價格,你完全可以和當地收入去作比較,不要相信這些公司的成長性,這些巨型壟斷的企業,它們的成長性我是不考慮的,只考慮穩定性,因為壟斷企業,最大的成長就是人口基數,我們現在14億人,那么將來預期能到30億,我就相信它們能成長。
當地收入什么意思呢,比如你看好一個公司,常年震蕩價格是3元,當時你們當地工資收入是6000元,結果這個公司被炒作到了8元,但是你們當地工資還是6000元,這個你就別買了,如果將來公司跌回了6元,雖然翻倍了,但是當地平均收入到了12000,那么你也可以考慮。
我只是拋磚引玉,告訴大家一個思路,具體什么公司,見仁見智吧。
記住,我說的是資產,是擁有,這個事情本身就是以年為單位,長期去看,而不是以天去看,一定要注意。
而流通性,則會是未來所有人要考慮的重點,因為資產形式越來越多,琳瑯滿目,應接不暇,有的能火幾年,有的能火幾個月,都不知道,沒有了流通性,就沒有價值了。
就像一個大學生,985畢業,他覺得自己值一個月15000工資,而他的學姐學長也是這樣的薪資,但是因為運氣差或者12000萬畢業生太多,他就沒有找到工作,說白了,就是沒法創造價值,價值和流通性相輔相成。
沒有收入,就是沒有流通性,人才的流通,很殘酷的,即使覺得自己值15000,那也只是自己覺得,有價無市。
但是我覺得某些股票的流通性和低門檻,在未來會有一定的優勢,因為股票可以買一點點,不會像房子那樣只能一套一套買,即使最貴的茅臺,一手也就十幾萬,這也比一線城市房子要便宜。
很顯然,茅臺股票在市場上,可是分分鐘就能賣掉的,比房子容易多了。
其他的公司,價格更便宜了。
所以,就是門檻低,流通性好,反而會成為一個優勢,當然還是要選擇好公司,好的價格,千萬不要以賭博的心態去買那些概念股,虧損股,ST,那些就像風塵場上的艷遇,別認真到白頭偕老,最后肯定會吃虧。
其實,這些年,很多人的資產配置就是這樣,他們買巨無霸,就是想保值,結果一不小心被資本市場炒作一波,他們反而賺的更多。
從人均持有的股價就能看出來,茅臺人均持有1200多萬,四大行很多也都是人均持有500萬左右,其實這些人的心態也會好一些,當然這也只是一個參考。
當然,還是那句話,實在不行就買寬基ETF指數吧,雖然我們的寬基比不了標普500,但是流通性也還行,避坑的作用是綽綽有余的。
其實,我也觀察過我們一些公司運營的寬基指數,真的是廢物瞎搞,搞了幾個權重股在里面,結果根本起不到平均的作用,還是幾個公司在左右指數價格。
把50或者100家比較好的公司,平均,注意是平均,揉成一個指數,其實不難做到,我覺得收益會比現在的寬基指數要好些,他們應該知道啊,為什么不這么做呢?我覺得有可能這些指數吧,它也承擔著很多作用,到處接盤,接著接著,比例就失衡了,也是也可能的。
現在的資產,其實是存量博弈,如果有的人可以買到性價比高位置好的房子資產,也是可以的,只不過大部分人買不了。
而我所說的股票,也指的是里面的好公司去和大部分流通性不好的房子去比,畢竟股票門檻低流通性高這是優勢,而好房子絕大多數人是買不了的。
重要的是,我只是拿這兩個做對比而已,就好像說蘋果和獼猴桃,我說還是選蘋果吧,但是蘋果以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水果可供選擇。
大家不要認為,不買房必須買股票,沒有這個邏輯,資產配置有很多方法,實在不行存銀行也是一個選擇,不要有非此即彼的思維誤區。
就像你等待機會的時候,那錢不就是存銀行么,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切換就好。
機會是等出來的,但是只是等著也很枯燥,所以平時多觀察,多學習,如果沒發現機會,也別亂動,要想明白自己的承受力。
你看大自然里的動物,狩獵時候都是很聚精會神等待,很耐心,而不是東一下,西一下,伺機而動也是一種能力。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本站所有資源均為作者提供和網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使用,請在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
如果有侵權之處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E-mail:630092965@qq.com刪除。敬請諒解!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