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醒的人結不了婚

太清醒的人結不了婚

很多人是不適合結婚的,看的太清楚了,就沒那份沖動了。

文學作品把愛情和婚姻描繪得太美好了,但王子和公主結婚并不是終點,婚后的雞毛那是一點也沒提啊!

理想主義的花也得開在現實的基礎上,年輕人是越來越清醒了。

很多人不結婚是不想委屈自己。

婚姻其實是不符合人性的,這種制度和人性之間就存在著內在緊張的關系,要求你必須忠誠。

情感的流動性是很大的,所以有喜新厭舊、七年之癢。

兩個人在一起時間長了會相互生厭,人都有審美疲勞。

現在搞外遇也太簡單了,婚外戀、移情別戀很普遍,所以清醒的人更不期待婚姻。

很多人其實對于忠誠度很高的婚姻制度會有排斥和抗拒,因為這些人理解人性,也了解自己。

以前是男權社會,女性不依附男性是很難獨立生存的,所以得通過婚姻讓自己活下來。

現在女性有了更多的選擇權,做起事業來比男性還干練。

當經濟地位上來了,家庭地位又沒上來,這就形成了極大的落差。

現在一線城市的離婚率都超過50%了,如果婚姻要以離婚來收場,為什么一定要經歷這個過程呢?

有些人說的很直白,結婚是為了合法的性生活。

傳統家庭本位的性是用來傳宗接代的,以前的性如果是為了快活,人家覺得你不要臉。所以性最正當的理由就是生育。

現在大家的觀念變了,絕大多數的性是為了快樂。

性的目的變了之后,就不一定需要婚姻了,婚姻要求性對象唯一,所以很多人也不結婚了。

還是有很多父母擔心孩子不結婚,畢竟人是社會動物。

從統計學的數據上看,單身人群規模越來越大,獨居人數大大增加。

越來越多的人不想結婚了,現在再催婚的那類人,年輕人都懶得跟你演戲了,直接懟。

事實就是,婚姻制度已經在走下坡路了。結婚不是必須,只是個選項。

不管這個婚姻制度怎么走,對于咱們普通人來說,最要緊的還是要強大自己的內核。

很多父母為什么催婚,其實就是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照顧好自己,還用上個世紀的托付心態來面對現在的社會。

我們應該做的不是去催孩子趕緊找對象,這事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和時機。你們的判斷是出于你們當時的社會環境,孩子的決定也是處于他所處的時代背景。

父母要做的是增加孩子在社會上的競爭力,讓他有選擇結婚和不結婚的底氣。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31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