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真正開始變強的征兆:借勢

一個人真正開始變強的征兆:借勢

圖片[1]-如何利用“借勢”策略,快速實現人生目標?

前陣子抖音上有一個比較火的“高中知識大挑戰”,朋友拉著我測試了一下,其中有一道題是文言文翻譯,當她把“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這句話念出來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又一次被古人的智慧給震撼到了。

“君子的非凡并非天生,關鍵在于他會利用一切資源來實現自己的目標。”如果每個人都能把這個道理弄明白的話,大家可能就也不會天天抱怨自己拿不到結果了。

其實這個道理用兩個字來概括就是“借勢”。學會借勢,你就能成事。

那么,普通人到底要如何借勢呢?

借勢的第一步,是向內借優勢。

新出路創始人大樹曾在我們的播客《新職人說》中分享說人生就是一套加減乘除的四則運算。你要做加法拓展關于世界的經驗和認知,做減法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到兩個方向,做除法進行技能上的斷舍離,找到自己最核心的優勢,最后做乘法把這個優勢“安裝到”多個項目里放大它的價值。

借著這條路徑,大樹不僅創立了新出路社群,還成立了一家咨詢公司和一個心理實驗工作室。這個其實就是向內借優勢的一個典型例子,優勢是你的資產,它會可持續地幫你在不同場景中實現變現。

足球明星貝克漢姆曾說,自己相比于其他球員有很多不足,比如跑動速度比較慢,不會左腳踢球,也不會頭球和截球等。但是他仍舊憑借自己出色的定位技巧成為了足球史上最偉大的任意球大師之一。

由此可見,著眼于補短板的舊木桶理論在很多場景中并不適用,最大價值地發揮自己的優勢才是能做出成果的最優選擇。

相傳希臘德爾菲神廟上刻著三句箴言,其中一句是“認識你自己”。

如果一個人能充分認識和發揮自己的優勢,他就會知道自己在哪些事情上更容易拿到結果,從而也更能拿到結果。

借勢的另一部分,是要向外借運勢。

很多年前家里人給我分享過一個網上流傳的故事:一個小男孩想要搬起一塊兒石頭,父親在旁邊鼓勵他說:“只要你全力以赴,就一定能搬起來。”但由于石頭太重,小男孩最終還是沒搬起來。他對父親說:“我已經用盡全力了。”父親回答道:“你并沒有拼盡全力,因為我在你旁邊,你都沒有向我尋求幫助。”

一個人很難建起一座大廈,但聰明的人會借用身邊資源來實現自己的目標。所以,我們不僅要向內迭代自己的優勢,還要眼觀六路,向外盤活資源。書里的智慧,他人的經驗,時代的走向,都是我們能借的運勢。

之前聽過很多博主分享自己的自媒體之路,發現大部分人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她們會主動向有經驗的人學習和請教。如果是報了課程,她們就努力成為那堂課的優秀學員,讓自己被大佬看見;如果財務情況不允許,就去各種免費的線下活動里鏈接不同的人,拓寬眼界。她們向外借鑒的經驗和從這些人身上得到的幫助都成了后來事業成功的助燃劑。

當然,向他人借勢不只意味著靠近一些人,同時也意味著我們要遠離一些人。很多人在生活里都習慣去迎合取悅別人,但其實我們要取悅的人只有自己。所以,想拿到結果就一定要遠離消耗我們的人,只把能量消耗在有成果的人和有成果的事上面。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運勢。

另外,運勢除了可以向身邊的圈子借,也可以向時代的大環境借。

8月20日,我國首款3A游戲《黑神話:悟空》上線,很多人借這個風口迎來了“潑天富貴”。瑞幸一場直播就賣出了10萬份“黑神話騰云美式”,導致點單系統崩潰;山西文旅借此成功出圈;抖音主播“楊齊家”直播通關游戲,單場漲粉50w+,凈賺十幾萬。

再往回看,有人用AI高效搞錢,有人借奧運營銷漲粉破圈搶占心智,有人靠短視頻自媒體重啟人生財富自由……時代的走勢有時候就像一場氣勢磅礴的漲潮,只要抓住機會,你或許就能被卷上岸。

有人也許會說,“既然如此,那什么火我做什么不就好了”。但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向時代的大環境借勢,并不是讓我們一會兒干這,一會兒做那,而是要在不確定中找到以自己的核心優勢為出發點的機會,然后再深入進去扎根。我們需要的是穩定中的敏捷,而不是迷茫中的反復橫跳。

所以,對大部分普通人來說,宏觀框架帶來的勢一定要和自己的微觀能力經驗結合在一起,否則風口只會把你的結果越吹越遠。

要想拿結果,就要學會借勢。向內借自己的優勢,向外借環境的運勢,內外結合,借力使力,方能四兩撥千斤。

最后,希望每個人都能順勢而為,實現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22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