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賺錢嗎?一旦你想了就被錢困住了,因為你覺得你能,你以為這錢是你掙的,就陷入了有的困境之中去了,越努力越掙扎也就越窮。
我以前就是這樣,以為自己只要肯努力肯拼搏,肯定可以比其他那些馬仔強,但事情總是事與愿違,我是他們里面最努力的那一個,但我也是他們之中最窮的那一個,時常上頓不接下頓。
他們打工輕輕松松,在小縣城買了房子,老婆孩子熱炕頭,我帶著一家人顛沛流離在這大城市之中,疫情那一年差一點就被趕出了出租屋,我創業負債累累,他們打工家有余糧,我那時候就特別不明白,不都說創業這件事是來錢最快的么?怎么就混成了這副模樣。
以前我也是不慌的,因為來日方長,怕什么少年窮,但漸漸到了中年,拖家帶口的窮,才是最可怕的。因為年少時候的窮,大概率就是刷張卡,或者多接點活就可以扭轉的,我那時候就是錢不夠了,就接一些單子頂一陣子,熬上幾個大夜,掙個幾千塊。
后來,人變了,事情也變了,生存的法則也變了,一眨眼我們的少年氣已經不再了,往前跟不上時代,往后也無退路,有一種「臨期食品」的尷尬,似乎這些年是有努力過,但好像也是什么也沒干好過。
有一段時間特別苦悶,不管怎么努力,錢就是進不來,不管多么拼命,事情總是干不成,事業上處處碰壁,生活上毫無生氣,有一種使不上勁,但又不甘心的感覺,求佛也無答案,問道商業大佬,聽課一時爽,下課啥也不會干,最后我懂了,自己的病還得自己醫。
到底是什么導致了,我們的錢進不來呢?
其實就是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個事情,這個項目的成功是因為自己,也會以自己的需求和道德品質去要求他人,就像那一年我覺得低端的東西不好,我們要去做更加高端的產品,最后投了很多錢發現困難重重,反而堅持走低端的都已經掙到錢了,我們還停留在研發階段。
其實大眾的需求并沒有那么高,很多人需要的東西其實很粗淺,就像賺錢這件事,其實大多數人是不敢創業的,因為怕輸得傾家蕩產,你跟他們說所謂的宏偉計劃,他們就覺得這些東西與我何干,所以真正大眾的市場,就是做一些簡單的、通俗的、點到為止的東西。
我們都知道健康很重要,但開得遍地都是的卻是肯德基麥當勞這種垃圾食品,但你說它是垃圾食品吧,它卻是食品要求最嚴格的食物了,我去外地出差的時候,吃小蒼蠅館子經常拉肚子,但真的吃麥當勞就沒拉過肚子,在人的欲望面前,一切不致命的風險都是會被忽略的。
就像香煙一樣,都知道有害,但還是一根接著一根,這便是人真實的需求,畢竟窮人是占大多數的,一份工作微薄的收入,倦了一天是一份立馬能帶來刺激的漢堡炸雞快樂,還是沒有一點味道的雞胸肉來的痛快呢?
不要相信一個人說什么,看他去了哪里,以及他的錢花到哪里去了,那個才是真實的他。所以我們過去苦錢進不來,就是我們沒有抓準市場的需求,我們總想著提供更好的東西給他人,我們總想著真的做一些驚天動地的事情,結果我們自己設計出來的東西,經不住時間的考驗轟然倒塌了,而那些我們過去瞧不起的東西,三年五年十年依舊還在。
一個東西好不好,其實只是部分人群的需求,比如創業做大事,這是極少數人的追求,大多數人還是打個工的,大多人還是想利用業余的時間掙點輕松的副業的,所以掙小錢的需求,其實是大于掙大錢的。
如果你強行把一個掙大錢的東西,灌輸給一個打工的人,那么與你與他都是徒增煩擾,他做不了也做不到,你也教不了拉不動雞同鴨講。
后來我就學會了緘默,真的領悟到了什么,就自己悶聲去干,把這件事干到一定規模,減少人為的因素,也減少溝通和交流,更要憋住一口氣不斷地去打磨細節。
很多有用的東西,其實就只有那三個字,但這三個字如果不是自己悟出來的,基本上等同于無用,你開悟了,你就拉不動沒開悟的人,所以真正開悟的人,要假裝自己沒有開悟,依舊生活,依舊工作,只是暗地之中做自己開悟之后的事。
我在一件事上開解了,那就是我們想賺錢,一定不能太清高,一定不能過多的消耗自己,甚至不能覺得這個錢和自己有關,只有你把自己從這件事里面,從這個錢里面脫離出去了,那你才能真的在錢上解脫。
我為什么以前不掙錢呢?因為我自己接業務,又參與設計,我就覺得客戶的每一個要求,每一個變化都與我有關,我就升起了嗔恨之心,升起了厭惡之心,我覺得他們是在針對我,即便我需要錢,我想多接一些業務,也會陷入到內耗之中去了。
我的本我告訴我要掙錢要搞錢,要多接業務,但我的超我告訴我,你根本就不想做這個,你討厭這個東西,于是產生了沖突,最后一切如你潛意識想的那樣,在現實之中顯化了。
后來我醒悟過來,就直接把公司關了,然后隱姓埋名從那以后,但凡是我談的業務,我都不再參加具體的執行了,我只管做統籌做流量,后面的東西一律由團隊去做,沒有服務的產品也是點到為止,是錄播就是錄播,不滿意的就直接退單,不做過多解釋和糾纏。
我的收入好起來了,我的業務也好起來了,甚至很多業務在默默掙錢,但連我的家人都不知道那個賬號是我的,那個品牌是我的,它就藏在那里生生不息,不斷循環著。
就掙錢這件事,最終極的秘訣,就是你不能對錢有太多自己的主觀判斷,全部應該去參考客觀規律,多讀歷史書籍因為無論我們的時間線如何推進,我們對于未來的人來說也是歷史。
然后是無求你不能過多的去追逐錢,一個東西能夠掙多少錢,都是有定數的,能滾大的自然會滾大,滾不大的結構就存在問題。
好好做事情,忘記錢這件事,只留一個正常的收入口子,都往那里去,且用這件事最有效的方式去做,不要道德感爆棚去創新,如果會銷有效的話,就天天開會,如果直播有效的話就天天播,對于錢這件事不要有好惡之心,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干凈的錢,所有的產品都存在過度營銷的嫌疑,尤其是遙遙領先和為發燒而生的這兩位更甚。
然后深耕自己要做的事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件事能成能敗,我只是一個旁觀者,這件事里面所有的推動因素,都是自然的因素,沒有過多人為的因素,我只是金錢的搬運工,我只是需求的搬運工。
我也取消了,所謂生意人要會做人的設定,我只做簡潔明了的事情,從不把事情過分掛在人脈上,錢財就像那潮水一樣,會漲是因為自然規律,會退也是自然規律。
我只是站在財富經過的地方,但從未擁有過真正的財富,而我真正的財富,是那個孑然一身,無所求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