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謀士做不了一把手?

為什么謀士做不了一把手?

如果你喜歡看歷史故事,你應(yīng)該會發(fā)現(xiàn)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xiàn)象:

很多大人物身邊的謀士、軍師、師爺都非常足智多謀,甚至料事如神。

既然他們的智商和計謀都遠高于主帥,為什么他們不當(dāng)一把手,而只能做二把手?

原因主要有兩個:

1. 沒有出生在帝王世家。

諸葛亮的謀略遠高于劉備,但是出身很一般,所以即使他再有才華,也只能屈居茅廬,等待伯樂的光顧。

而劉備雖然資質(zhì)平庸,遇到困難時只會抹眼淚,但是架不住人家是中山靖王之后,妥妥的皇室子弟。

雍正身邊的鄔思道也是同理,每當(dāng)?shù)搅岁P(guān)鍵的節(jié)點,鄔思道總是能比雍正多看兩步。

可惜,他只是一個師爺,只是智商高而已。而雍正,雖然沒有他的高智商,但是人家是皇子,將來繼位之后,可以聘用100個智商比鄔思道還高的人。

2. 沒有一把手的決斷力。

如果你看歷史上的那些偉大人物,他們的智商可能不出眾,但是他們的決斷力萬里挑一。

很多時候,謀士的妙計并不能保證100%奏效,而僅僅是出謀劃策而已,他們會將決斷的壓力給到一把手。

一把手需要把多種因素進行綜合考量,從大局出發(fā),權(quán)衡利弊之后,做出決斷,并為此承擔(dān)全部責(zé)任。

一旦決策失誤,謀士可以另謀出路,而一把手只能人頭落地、滿門抄斬。

在現(xiàn)代社會也是同理,一個團隊里有很多能人,在做決策之前,大家都要頭腦風(fēng)暴一番,還要分析各種市場因素、法律風(fēng)險。

但是呢,一把手在簽字時仍然要慎之又慎,甚至要冥思苦想很多天。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單位、很多大型企業(yè)的一把手都是直接空降的,甚至是跨專業(yè)空降的。

因為一把手的特長不是專業(yè),也不是技術(shù),而是當(dāng)重大選擇擺在面前時,一把手能迅速做出決斷。

? 版權(quán)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83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