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要在短時間內突然變得很厲害,就一定要學會進行「有效復盤」。
因為一個人進步的速度,取決于做事復盤的速度。
一個人從一件事中汲取經驗,總結教訓,發現規律,迭代方法的速度越快,就意味著這個人在這件事上的成長速度越快。
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能讓人最終成為頂尖大師的根本路徑,不是在一件事上簡單重復一萬小時,而是花上一萬小時,不斷地在這件事上進行反饋復盤與調整迭代。
也就是說,只有做到了「有效復盤」的練習,才是高質量的練習,否則就僅僅只是低水平勤奮。
可現實中,明明各種日報、周報、月報,年終總結我們寫了一大堆,但為什么問題依然存在,改變從未發生?
因為很多人看似在復盤,但往往只是在情緒上糾結,或者停留在問題表面,得出的結論隨意且敷衍,根本無法指導自己進一步的行動迭代。
舉個例子,很多人對于自己不理想的考試成績,經常簡單粗暴地總結為這次自己粗心馬虎了,只要下次自己仔細一點就好了。
這就屬于典型的無效復盤,因為并沒有找到問題背后的本質,也沒有得出具體的改善方案,所以下一次考試大概率同樣會犯很多低級錯誤,成績依然不夠理想。
真正的有效復盤,是透過表面上的低級錯誤,去發現真正的問題根源,可能是公式定理掌握不牢,或者是計算能力太差,也可能是閱讀習慣容易漏字跳字。
準確地找到真正的問題所在,是解決任何問題的第一步,也是「有效復盤」最關鍵的一步。
那如何才能做到「有效復盤」?
第一步:對齊目標
先看一下自己現在做的事情,是否真的在為自己當初的目標服務。
很多時候我們的行動沒有得到預期的結果,問題往往出在了目標上。
如果在做一件事之前都沒有設定明確的目標,或者只有一個模模糊糊的方向,那么在做事的過程中,就很容易逐漸偏離目標,甚至南轅北轍做無用功。
比如,如果你的目標僅僅是「我要學好英語」,這個目標就完全無法指導接下來的行動,結果大概率就是無功而返。
但是如果你的目標是,我要在三個月內,詞匯量達到8000,無障礙閱讀外刊,并且聽力達到六級水平。
對齊這個目標,才能具體針對自己各項英語能力進行有效訓練,并且根據目標的標準評估訓練效果。
一個足夠清晰明確的目標,是判斷行動是否有效的前提。
第二步:總結事實
根據最初的目標,自己對應做了哪些事情,如今分別得到了哪些結果,哪些地方完成了目標,哪些地方沒有完成。
完成的目標是因為自己哪些事情做對了?而沒有完成的目標是因為自己哪些事情還沒做到。
無論最終的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都不要僅僅去關注自己做對的事情,或者做錯的事情,而要從客觀的視角,去全面總結一件事的經過。
因為只有客觀的事實,才能推導出有效的結論。
第三步:分析問題
所謂問題,就是目標與現狀之間的差距。
明確了問題,再去分析問題背后深層次的原因,可以用「5why法」一層層深入探究問題的根源。
也可以采用現代管理理論當中的人機料法環模型進行全面分析,也就是人員、機器、原料、方法和環境。
舉個例子,復盤自己成績不理想的原因,從人的角度,可以分析老師的教學水平,自己對于知識點的掌握和運用能力,以及周圍同學的影響等等。
機器,就是分析自己用于學習的工具,比如輔導書、練習題、復習資料、學習軟件等等的使用效果。
原料,就是分析這次考試的難度是不是太大了,或者自己平時刷題的難度是否足夠等等。
方法,就是分析自己的學習方法是不是科學,做題技巧是否簡單高效。
最后環境,就是看看學習環境、生活環境、考試環境對于自己的影響。
總之,只有深入全面地分析問題,才能準確有效地定位到本質原因。
第四步:迭代行動
根據自己的分析結論,對應找到改善方案,并且要能夠具體運用于后續的行動,而非淪為一紙空談。
僅僅是發現問題,找到原因還遠遠不夠,要落實到具體的優化行動,才能真正有效的復盤。
可以將自己接下來的行動方案具體到5W1H ,就是要做啥,為啥做,啥時候做,在哪兒做,誰去做,以及如何做。
哪怕每次復盤之后只是進步一點點,但只要能夠持續地循環迭代,也能獲得巨大的飛躍。
第五步:總結規律
要能夠從自己做過的每一件事情上提煉出方法論。
所謂方法論,就是根據一件事的規律,形成一套固定的標準化流程。
我們要實現的不僅僅是某一次的偶然成功,而是以后每一次按照這套方法論執行,都能獲得預期中的結果。
只有能夠將自己的經歷和經驗轉化為可復制可落地的方法論,才代表你對于一件事真正掌握并精通了,而這才是成為頂級高手的關鍵。
高手的厲害之處,并非在于天賦異稟,或是勤奮努力,他們只是對于一件事總結出了足夠多的規律,并且掌握了正確的方法論。
如果你對于自己所有邁向目標的行動,都能按照對齊目標、總結事實、分析問題、迭代行動、總結規律這五步進行有效復盤,并最終沉淀為文字記錄,你一定能夠見證自己飛速的成長與進步,并且一步步成為非常厲害的頂級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