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交往,最想要的就是坦誠。沒有人喜歡算計,但又不得不學會算計。人無傷虎之心,虎卻有害人之意。人際交往中往往就是這樣,你想真誠以待,沒有目的,對方卻心機重重,總有從中得到什么。
很多時候,不是你不在乎,你退步或容忍就能感化對方,讓他也對你以誠。說到底,人際關系就是利益交換,作為合作的甲乙雙方,難免會在利益的進程中考慮彼此的真實利益,想不去算計都難。
在任何有利益糾纏的關系中,用七分精力處理人際關系,用三分精力去做工作,都很正常的。這不是故弄玄虛,而是社會的現實。正如有人說的那樣:幫你辦成一件事可能很難,但要搞砸卻很容易。
所以,僅僅心無旁騖,憑借不懈的努力認真工作,取得一些成績就行了嗎?遠遠不行的。有時候,看似前行的路,實際上卻因為阻擋了別人的路,而變得崎嶇不平,甚至會被各種阻擾和限制。
很多工作目標看似單純,實際是卻是分為明暗兩面。明的是完成任務規劃,暗的卻是各有各的算盤。一旦你的工作觸碰到他們的暗目標,便會遭遇各種阻擾,讓近在咫尺的目標,卻遠如天涯。
人際關系實質就是利益交換,各自計算著得失。就像你與朋友合伙做事,不會僅憑一句話沖動的話就貿然答應。你會細細盤算出資、技術、人脈、勞力以及話語權的分配,再好的關系也要說清楚。
如果貿然應承一切,一旦出現糾紛就很難解決,甚至會導致朋友成為冤家。在人際關系中,沖突是在所難免的。任何涉及到利益的人際關系,都會產生沖突。既有利益分配的原因,也有各自理念的問題。
畢竟,每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事物的發展、對自己的發展都有不同,各自為戰,明爭暗斗,妥協退讓,爭吵和解都會出現。在這過程中,既在試探對方的底線,也在衡量自己能接受的利益。
如果不善于表達自己,不會算計,以退讓求和平,那自身的利益就會被一步一步蠶食,直到最后被踢出局。此時,劇烈的沖突就在所難免,沒有人愿意自己的辛苦付出,被人算計變成一無所有。
也有一些脾氣暴躁和偽裝弱者的人,他們看似缺乏理性,不會算計,實際上卻并非如此。他們心中自有小算盤,只不過因為生活環境或性格因素,讓他們表現出來的行為有所不同,但算計一點都不少。
暴跳如雷的,往往因被縱容,或別人不愿與他計較而表現高調,以為別人都會讓著他,往往肆無忌憚。如果是他領導或他忌憚的人與他相爭,他往往會收斂他的脾氣,因為他知道不同的人代價不一樣。
偽裝弱者的人則不同,他們是以柔弱的姿態出現來博得別人的同情,使得別人自愿放棄利益。他們往往先了解對方是怎樣的人,有沒有同情心,這樣他們才無往而不利。如果你狠心,他們就無計可施。
在這個錯綜復雜、物欲橫流、利益為先的社會中,人際交往如同一張利益縱橫交織的網,你逃避不了,必須面對。既不能因為畏懼而一退再退將自己封閉,也不能因為向往而得寸進尺把別人逼近死路。
這個世界,除了白癡,每個人都有理智,面對利益沖突,都會不自覺地計算得失。只是有的人深思熟慮,判斷精準;有的人草率行事,錯誤連連。但不管怎樣,不能逃避,要勇于迎接沖突。
狹路相逢勇者勝。沖突中,自卑退縮只會讓別人得寸進尺,妄自尊大把別人逼入死角則會激起別人的劇烈反抗,從而導致兩敗俱傷。算計不可怕,可怕的是算計的天平徹底傾覆,讓和諧變成死戰。
利可眾而不可獨,在人際交往的利益分配中,需要一個平衡。卑微不可取,傲慢也不可取。不要獨享一切,要懂得共贏。如何去算計,需要一個平衡點,不然關系就會被破壞,目標也達不成。
人生本就是一場理解與包容的修行,算計、沖突、理解、退讓,再算計、再沖突、再理解、再達成。沒有一帆風順的關系,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都是在一次次交往算計中學會成長,慢慢成熟。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本站所有資源均為作者提供和網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使用,請在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
如果有侵權之處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E-mail:630092965@qq.com刪除。敬請諒解!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