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想要出類拔萃,必須掌握雜糅絕學

普通人想要出類拔萃,必須掌握雜糅絕學

熟悉我的讀者都應該清楚,我的大學專業是跟石油化工、化學相關的。
我們那個院系的畢業生里面,有很多都去三桶油了,剩下的要么進了體制內,要么進了私企、外企,要么自己在創業。
當然,目前混得最好的同學,肯定是家里有背景的,這類人我們不做分析,因為沒有參考價值。
就聊聊那些跟分享哥一樣、家庭背景很普通、甚至很差勁的同學。
在這個群體里,真正混得好的那幾個人,并不是專業成績最好的。
在體制內職位最高的那個人,是因為他很能寫東西,很能講東西。
而收入最高的那個人,是因為她外語好,進了世界五百強的外企石油公司,30多歲就可以拿百萬年薪。
還有一個同學,大學里掛了十幾科,在校園招聘會上一個offer都沒拿到(因為那時候還沒有全部補考通過)。
但是呢,人家花錢去校外培訓機構學習了編程,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就找到了一份月入一萬多的工作(10年前)。
因為當時有石油化工背景、會編程的人才是奇缺的。
最后你會發現,普通人家出身的孩子,在單一領域里即使能做到最好,也很難讓自己找到一份好差事。
但是,如果能搭配上其他一兩個特長,這種雜糅絕學很容易讓自己脫穎而出。
在公眾號上寫文章也是如此,如果僅僅是文學功底好,想要出類拔萃也是很難的。
大家看我就知道了,我在公眾號上能擁有一點影響力,還能賺一些小錢,絕對不是因為我的文學功底好。
因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我寫的文章根本就沒有什么文學性和藝術性。
但是呢,我吸收的知識非常雜,我的經歷也非常豐富,而且我能用言簡意賅的、犀利的觀點給表達出來。
比如,我文章涉及到的領域非常雜:
一會寫學習日語的心得,一會寫定投賺錢的思路,一會寫痔瘡手術的感受,一會又寫出國旅行被關小黑屋的經歷……
結果就是,大家會感覺我這個人的形象很立體,內容很豐富,而不僅僅局限在“文學”層面。
像丁元英這樣的大神就更厲害了(現實中確實有這類人的存在),你根本不知道對方是學習什么專業的,甚至也看不出來對方的地域色彩。
但是,他對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等領域都有很深刻的研究,而且他在這些領域里不僅僅是紙上談兵,而是親自下場實操、收割。
收割財富,收割人。
因為任何美好的人事物在這種掌握了雜糅絕學、還能融會貫通的人面前都沒有抵抗力。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8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