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都無法給別人提供情緒價值

情緒價值這東西有人甘之如飴,有人棄如敝履,還有人覺得,但凡需要情緒價值的人都是傻逼……

那么,情緒價值到底是個什么東西?

在我看來,情緒價值是一種非常高級的東西。

但大多數人,都做不到給別人提供良好的情緒,反而是為了遷就對方,被迫哄,跪舔,結果就是反向透支了自己的情緒,還被認為是在諂媚地拍馬屁。

在鏡子老師看來,情緒價值的本質就是:

你深知一個人的成長處境,明白對方最渴望的東西是什么,不為人知的欲望和弱點是什么,從而能做到對癥下藥,讓對方爽,從而替你辦事。

也就是能利用最小的成本,來為自己輕而易舉達到目的,這就是情緒價值。

不過,大部分的人是做不到的,因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情緒早就透支了,根本沒有多余的能量來為別人讓渡,反而更像是尋求被人愛,像一個索取別人渴望的巨嬰。

這也就像很多人跟自己父母相處,沒有耐心一樣,因為跟他們講話,10句有8句都在透支自己的精力,安撫對方的情緒。

而且你一跟他們說話,這種情緒勒索就永無止境,因為他們從來不把“賺錢”和“解決問題”放在首位。

當一個人面對生存的硬性條件都沒有時,再要求別人無條件給予情緒價值,就看起來特別矯情,而且很大概率對方會非常不耐煩。

這也就是為什么大多數富人,極其反感下屬/合作方,向自己索要情緒價值,因為他們覺得:你不配。

你不配我跪舔你,要么你多加錢,要么就事論事,要么就給我好好辦事,不然就滾蛋。

反感情緒價值的老板,必然是做實事的。只有你把事做好了,我才吃你的馬屁,我才愿意給你發兩句夸獎。

那么不反感情緒價值、且特別愛聽別人拍馬屁的領導,大概率所在位置不需要做實事,只要不犯錯就行了。

在這種工作情況下的下屬,就得學會滿足領導的情緒,想領導之所想,開開心心讓對方爽。誰能想領導之所想,誰就能升得快。

除此之外,如果富人、領導、上位者,他們愿意給下屬提供情緒價值,并不是為了單純讓你爽,讓你開心,更不是為了“懂你”“陪你療愈”,而是有極強的工具屬性。

簡單說,他們提供情緒價值,是為了讓你更聽話、更配合、更穩定、更賣命。

讓你覺得被尊重了,被理解了,被善待了,進而減少你的抵觸,讓你主動認同這個系統,不去搞事,不去挑戰規則,還能甘愿付出。

這就叫管理型情緒價值。

大公司老板喜歡嘴上說,員工是家人,實際上就是為了讓員工降低戒心和敵意。

即使老板再怎么跟下屬打成一片,私下喝酒談心,但真出事時,還是利益優先。

富二代、領導,見人都很溫和,但該拿捏你的時候,一點不手軟。他們用情緒價值,實際上是把它當作工具、管理籌碼。

那么老板們真的不吃情緒價值嗎?并不是,只是他們不吃情緒上的價值,而是吃操控情緒的價值,也就是權力的價值。

比如只要是領導,老板,唯一恐懼的就是丟權,或者下屬不聽自己的話,架空老板;

因此,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那么下屬時刻勤勉的匯報、老油條只噴別人不噴我、不服別人只服我的唯唯諾諾,和喜笑顏開,才能讓我很爽。

這才是領導需要的情緒價值,時刻被覺得很重要,時刻把所有人拿捏在手心、隨時有能調動資源的權力,只掌控在自己手里的感覺,才是最爽的。

而對普通人來說,情緒價值就不是這么回事了。

普通人之間搞情緒價值,通常是求認同、求支持、求依賴。

比如情侶之間需要陪伴與共情,朋友之間需要理解與安慰,這些都是為了彌補,彼此情緒上的孤獨感和安全感。

普通人搞情緒價值,更多的是關系紐帶和情感寄托,而不是手段和工具。

這就是階層之間,使用情緒價值的區別。

上位者用情緒價值來管理和掌控,下位者是用情緒價值來取暖和獲得存在感。

直白一點說,富人不會去“療愈”別人,他們的情緒價值是軟釘子+胡蘿卜,目的是讓你心甘情愿接受他的安排,不搞事,別出格,繼續為他創造價值。

而普通人的情緒價值,則是:你別讓我孤單,別讓我覺得不被重視。

所以,情緒價值說簡單也簡單,看中對方缺什么、根據需求對癥下藥,一定是錦上添花。

比如天天被欺負,沒有信心的人,缺鼓勵,鼓勵越多,對方越欣喜;

天生喜歡卷天卷地,與人斗、與地斗的人,需要的情緒價值,就是拿鞭子抽他,卷到死,越卷才越爽。

掌控欲強的人,需要的情緒價值,就是有實力人的順從和敬畏,特別是對方不服別人、只服我的態度。

就像看業績干實事的老板,不愛吃馬屁;吃馬屁的老板,首先在意的也不是業績;

會觀察就會預判,能精準提供情緒價值,在需求點上的人,在哪都會很受歡迎。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66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