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看了一部關于許加印的紀錄片,我發現他有一個非常慣用的策略:喜歡用高工資、高福利來激勵員工,提高工作效率和營業額。
1982年,他被分配到河南舞陽鋼鐵廠工作,由于工作非常出色,給車間制定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標準,所以他很快就當上了車間主任。
但是,他認為工人的工資太低,于是通過“接私活”等方式,給員工發了豐厚的福利(自己一分錢都沒多拿)。
也正是因為此事,他被公司調查,被迫離開了鋼鐵廠。
1992年,他又去了深圳發展,進入中達集團工作,由于業務水平過硬,很快就坐到了辦公室主任的位子。
1993年,他協助中達集團成立子公司深圳全達貿易公司,并與河南舞陽鋼鐵公司進行合作。
這時候,他又開始了自己的慣用策略:頂著上級和同行的壓力,給員工發雙倍工資,但是要求員工必須達成3倍、5倍的業績。
事實證明,他的這套策略也是非常有效的,員工們都像打了雞血一樣,公司業績蒸蒸日上。
后來,有人管他的這套激勵方法叫“狼性文化”,只不過很多老板都沒有學到精髓,他們既想讓馬兒跑,又不愿意給馬兒吃草。
所以,他之所以能一步步走到首富位置,跟他的這種大膽的激勵機制,有非常大的關系。
至于他后來背負巨額債務,那就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胖東來超市之所以能獲得空前的成功,其實也離不開高額工資的激勵。
比如,胖東來超市里的工作人員,平均收入是同行的2倍以上,福利待遇、假期這些也遠超其他同行。
所以,他們才能賣質優價高的商品,提供賓至如歸的服務。
而大多數囯產的超市是怎么操作的?
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壓低工人的工資、克扣工人的獎金,結果招到的都是又老、又丑、服務態度又差的員工,讓人去一次就不想去第二次。
他們為什么不學學胖東來,大幅度提高員工的福利待遇,然后吸引真正優質的工作人員,從而讓顧客流連忘返、大幅度提高銷售額呢?
我覺得,這件事跟創始人的性格有關系,“豪邁”的氣質是天生的,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
之前我還看到過這種新聞:于東來指導、爆改某輝超市。
但是最近我去了一趟某輝超市,我發現仍然比較差勁。
就拿牙膏這一個單品來說,大部分都是囯產的智商稅品牌,單價十幾元、二十幾元的那種(我只用進口品牌牙膏)。
其他產品也是同理,我都能感受到他們的選品宗旨,那就是:越便宜越好。
招人方面也是如此,工資待遇壓得越低越好。
從他們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就能看出來,基本都是“愛買就買,不買就滾”的姿態,反正我的工資很低,不要指望我會給你笑臉。
在里面轉悠的,以家庭主婦、老頭老太太居多,說白了,都是喜歡貪便宜的群體。
給我的印象就是:某輝超市在走下坡路,在一個惡性循環的漩渦里無法自拔。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本站所有資源均為作者提供和網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使用,請在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
如果有侵權之處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E-mail:630092965@qq.com刪除。敬請諒解!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