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奴隸也是分等級的

圖片[1]-從“推恩令”到“奴隸分層”:如何通過內斗讓自己穩坐江山?

最近我在重溫周星馳的電影,在《唐伯虎點秋香》這部電影里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情節:唐伯虎經歷了重重考驗之后,終于混進了華府,但是他的地位也僅僅是“低等下人”。也就是說,在他上面還有“中等下人”和“高等下人”。那么問題來了,下人、仆人、奴隸這些群體,為什么還要分成三六九等呢?其實這就是奴隸主和老爺的高明之處。他非常清楚,自己管理著幾十號奴隸,根本管理不過來,所以會提拔一些聽話的、對同類下手狠的奴隸,讓他們升級成“高等奴隸”。這樣做的好處有3個:① 奴隸之間也分為幾個階層,他們會互相迫害、互相防備,最后淪為一盤散沙,自然也就無法威脅到自己的統治。自己只需要管理幾個高等奴隸,把他們拉攏過來即可。② 數量最多的肯定是“低等奴隸”,他們的敵人除了有奴隸主之外,還有整天打壓他們、刁難他們的中等奴隸和高等奴隸。無形之中,奴隸主的風險就被分散掉了。③ 在這種等級制度的洗腦下,大量的低等奴隸為了提高自己的等級,會任勞任怨,甚至會跪舔奴隸主和中高等奴隸。這樣管理起來也就方便多了。上次我在《殺人誅心的8大頂級陽謀》這篇文章里也提到了“縱容內斗”這個陽謀,與“給奴隸分層”有異曲同工之妙。漢武帝時期的“推恩令”就是最典型的一個案例。皇帝擔心各地的諸侯勢力太大,會威脅自己的統治,于是他下了一道“推恩令”。推恩令的主要內容是:各地的諸侯王死后,所有的子嗣都可以分到他的一塊土地,成為“列侯”。

這樣一來,諸侯國越分越小,無形中就化解了地方割據的隱患。

有人會說:諸侯的兒子不會團結起來,一起把父親留下來的這塊封地給做大做強嗎?

答案是:絕無可能。

人性就是這樣,當諸侯死后,他們的兒子們只會內斗,為了遺產而大打出手,鬧得分崩離析、不歡而散,怎么可能團結在一起呢?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41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