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人生往往是從30歲開始的
因為我們從先天,從整個成長的環境里,得不到任何的幫助,得不到任何的傳承
進入社會看似也滿了十八歲,但只有我們自己知道,我們真的是兩手空空,腦袋空空,沒有競爭的資本也不知道怎么去競爭
如果說要想學會點什么,非得是自己去碰,去試,被騙被坑弄的頭破血流一次又一次,才能勉強從里面得到點進步
人生就在這反復的痛苦中度過,終于等到具備點實干資本的時候,一抬頭發現,時間也已經過去大半了
30歲能開始做事賺錢,這都是往好了說了,現實的真實情況是很多人三十多四十甚至五十,也只是換來一個開竅和覺悟。
至于做事?只能望洋興嘆,有心也無力
為什么我們的人生開啟的這樣晚,問題出在哪?
因為我們總是等著苦難主動找上門來,然后被動去接受
人生大事生老病死談婚論嫁娶妻生子,這些痛苦雖然讓人進步開悟,但這樣的大事,人的一生中又有幾件呢?
這些大事不僅很少,而且來的也很陰險,總是集中的扎堆的發生,總是挑人沒準備好的時候發生
我有一個朋友,早年努力考上大學趕上時代的紅利,家里雖然幫不上忙但是至少不拖后腿,就這樣一路活到30歲
結果在30歲那年,父親重病,恰好老婆懷孕,又遇上經濟下行,這一套打下來猝不及防直接把他整崩潰了
他后來反思的時候跟我說:其實自己根本就沒有準備好應對一切,只是稀里糊涂順著過下去而已。
現在明白其實從一開始自己最應該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賺錢,沒賺到錢以前根本就沒有一丁點對抗現實的能力
這番話是對的,但意識到賺錢最重要,和真正賺到又是兩回事
可僅僅就是這點微不足道的認識,卻又是拿什么事情換的?
我上面說的,人生大事換的
我們不能等人生大事給我們啟示開悟,那都是已經來不及了的開悟。
真正有意義的來得及的開悟,一定是主動求得的,自找的,只有這樣才能有機會運用之
我們需要進步,需要的是主動的進步,為此吃的苦,也一定是主動吃的苦。
主動的,在短時間內反復大量去吃的苦,才對成長有針對性,看得見對應的收獲。這樣的痛苦來的更有效率,也更高級
我說的不是上班,是獨立生財
也就是靠自己從這個社會上討錢賺錢,從一塊錢開始,慢慢的賺到10塊100塊1000塊乃至后面的更多
為什么要你這么做?因為獨立生財可以全方位的鍛煉一個人。而上班固然可以賺錢,但上班只要求你付出單方面努力,從里面你得不到完整的成長
什么崗位做什么事,做的都是單一的事,做的越多你越是熟練,越是熟練越是單一,越是單一就越是離不開這個崗位
到最后在這個世界上,除了這個崗位或者說這種崗位能給你錢,其他的地方對你都是未知領域,沒有哪怕一點的經驗
關鍵在于,這個崗位也不能養你一輩子,現在裁員就是家常便飯,即便不裁員,你能干多久自己說了也不算,老板說了算,你的去留只在他一念間
而他是否有這個念頭,他自己說了也不算,全要看公司效益,經濟發展和環境形勢。
我們都在不確定性之中度日,在這種情況下,接受單一能力的培養馴化無異于自斷后路
獨立生財則不同,你一上來就是奔著錢去的,干的就是離錢最近的事,它要你怎么樣你就得怎么樣,沒有任何的中間環節阻礙你弱化對真實財富的感知嗅覺
獨立生財,你要自己找產品,要自己找流量,自己看市場分析形勢,自己親自動手組建業務鏈條,找人找錢找關系
最為關鍵的要點在哪?所有事情你一個人抗,盈虧同源。這就意味著產生巨大的壓力痛苦,它鍛煉你的承受能力和反脆弱性
這種痛苦巨量無邊但很真實,而你一旦開始了也沒有退路,若存若亡之間激發一個人最大的潛力和斗爭意識,人也能在里面得到完全且快速的提升
到最后你能一個人為社會產出價值,必然意味著你把自己練成了多面體,全能型人才。
相比那些還在等著人生大事讓自己開悟的人,你實際上付出的代價比他們要少的多,得到的結果卻比他們多得多。
錢甚至只是過程中一個順帶的收獲
主動去吃各種關系的苦
包括親情愛情友情,各種利益關系精神關系,所有這些與人交往中會帶來的苦
難賺到錢的人,往往在情場上也失意,你知道為什么嗎?不是說你沒錢所以難買來對方的好感
而是說你不敢賺,沒魄力沒勇氣不敢賭,這些素質同樣也影響到你對人際關系的爭取上
我們很多人對另一半的態度是什么?是等,等一個合適的人出現,等一個自己愿意接受的關系產生
說的好聽呢叫做等,說的難聽其實就是不敢主動出擊去尋找。接我上面的論述,你就是在等人生中一次情感危機,等一次巨大的情感爆雷,然后順帶著從里面學會一點感情方面的技巧而已
一次哪夠?一次學得會多少?這一次還要了你的命,費了那么多的時間精力和預期,最后就是這樣一個結果,還只能得出片面的結論
真正的態度是什么?多談,談上幾個幾十個積累經驗,成也好敗也好,從里面吸取教訓,然后未來的某個下一位,才是你打磨好能力之后能爭取到的那一位
同樣的,你在這個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收獲是什么?
我告訴你是無情,無情才是制勝秘訣。不管對愛情還是其它關系,只有你無情了才看得清楚對方怎么樣,才知道對方到底是為了什么靠近你,才能篩選得出真正的感情
說句暴論吧,親人到底值不值得當親人,還得這么篩選一下才能確認,別因為先天是這么個關系你就認一輩子這個關系,不然無效痛苦等著你吃
真正的關系都是主動篩選的,用理性和成熟價值觀二次篩選,不能過關的那些人要么只按照基本的義務去履行,要么直接不認。能過關的那些才是真正屬于你的,相處起來舒服的關系
人生種種痛苦總結起來不過兩個方面出發
要么來源于做人,要么來源于做事。賺錢也只是一件具體的事,修煉關系也是。
鍛煉能力提升自己則是做人層面,看人識人用人也是
人去主動吃的苦無非就是這些。就是時刻要記住,不要吃無用的苦,也不要吃性價比低的苦,而最關鍵的還是主動。
主動的用一種積極的態度對外產生行為產生認知思考,這是屬于強者的高位生存邏輯。重點在于“你想要”,而不是“你不想要”,你要怎么做,而不是別人要你怎么做
按我的這個邏輯鍛煉三到五年足夠了,這三到五年中學的足夠受用終生,當然最重要的是趕在人生大事發生之前完成
給大事體面的結果,而不是拿大事誕生悲劇讓自己開悟,人的幸福與不幸都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