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反派”也許更能贏得尊重:為何堅持原則至關重要?

圖片[1]-做一個“反派”也許更能贏得尊重:為何堅持原則至關重要?

1、所有的道德規范,都是讓特定的人群獲利。
比如“孔融讓梨”的故事,表面上看好像在贊揚“謙讓”的美德,但實際上卻是讓那些不愿意讓出梨的人獲益。
那些堅決不肯讓出梨的人,正是這種道德規范的受益者,因此他們極力推崇“讓梨”的行為,希望別人遵循這種道德規范,而自己則穩穩占據有利位置。
他們會贊揚孔融的行為,但自己絕不會成為那個甘愿讓出大梨的人,而且他們一定不會教育自己的孩子成為孔融。

2、當別人“落水”時,不要急著去撈他。
之前看過一位大爺下水救人的整個過程,他看到有人落水了,就在岸上不緊不慢地脫衣服、摘手表,還把手機從兜里拿出來交給旁邊的人。
當時大家都心急如焚,希望大爺不要磨蹭、早點下去救人。
現在才知道大爺做得對,晚下去一會兒,落水者不會死,但早下去兩個人可能都活不了。
因為當落水者氣力沒耗盡的時候,會拼命抓住施救者,甚至會造成雙雙斃命的慘劇。

3、人是環境的產物,氣場和運勢不暢時,請及時換環境。
孟母為何三遷?為的就是提升交際圈的門檻,去認識更有素質、更有見識的人。
即使不談“交際和成長”,到了一個高素質的環境,至少遇到的糟心事明顯變少了。
人煩惱少了,也就過得舒服了,運勢自然也會變好了。
所以,如果你所在的環境、所打交道的人,都讓你感受到強烈不適,甚至成了你每天煩惱的根源,那你就抓住一切可以學習的機會提升自己,盡早的脫離那里。
頭也不要回,像甩死狗一樣把他們甩到身后,永世不見。

4、翻臉一定要趁早,因為人之初性本賤。
你要是能在第一次利益被侵犯的時候就把桌子掀了,所有人都會敬重你,夸你有原則、有底線。
反之,如果你一開始選擇忍氣吞聲,等后邊被逼急了再突然爆發,那所有人都會轉過來指責你,說你小肚雞腸、愛翻舊賬。
記住,想做好人就要做到底,一直隱忍到死。
如果不想被別人道德綁架,那就早點黑化,暢暢快快地做一個“反派”。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79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