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靈感去創作的人_大概率都是廢物

圖片[1]-依賴靈感去創作的人_大概率都是廢物-愛分享導航

我經常在知識星球里跟大家說,每個人都可以申請個公眾號,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媒體。
當然,如果你上過高中,那就更好了。
理論上,只要一個人會聊天,會跟朋友抬杠,會跟網友互懟,那么他就有做自媒體的潛質。
有人會問:分享哥,我也想寫文章,但是我沒有靈感怎么辦?一個月能寫5篇文章就不錯了。
我想說:你跟朋友聊天抬杠的時候,1分鐘就能輸出幾百字,那股勁頭哪兒去了?
另外,如果你真的打算做自媒體,不管是寫文章也好,還是拍視頻也好,你千萬不能依賴“靈感”這個東西。
假設你今天沒有靈感,你照樣得給我去輸出,哪怕只做到60分、70分。
明天你有靈感了,你就盡量做到80分、90分。
再說了,很多靈感都是在敲擊鍵盤的過程中產生的。
下筆如有神、文思泉涌、茅塞頓開……這些美妙的感覺都是在你輸出的過程中產生的,而不是先有了這些感覺再去輸出。
如果你一沒有靈感就放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那么無論你從事任何行業,都不可能有結果的。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里,除了作家需要靈感之外,影視劇的編劇也是需要靈感的。
但是,如果你真的想做這個行業,你仍然不能依賴靈感,而是要每天輸出、每天創作。
比如,當年的香港電影、韓國電視劇為什么那么火爆?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產量高。
在高峰期的時候,香港平均每個月能出30部電影,韓國平均每個月能出10部電視劇。
要知道,香港的人口規模就相當于我們的一個小城市,韓國的人口規模就相當于我們的一個小省。
但是,影視行業屬于附加值超級高的第三產業,利潤率極高,而且能帶動很多上下游產業,提供很多就業崗位。
甚至可以這樣說:發達國家的影視、娛樂產業都很發達。
那么問題來了,他們為什么能這么高產?
因為人家的編劇、導演、演員都非常專業,幾乎已經把影視劇做成了“流水線”產業。
說白了,職業玩家搞創作時壓根就不依靠靈感,只有業余玩家才喜歡把“靈感”掛在嘴邊(實際上是想逃避現實)。
有人會問,流水線出來的劇本豈不是千篇一律,能好看嗎?
其實吧,無論是武打片、愛情片、恐怖片還是喜劇片,套路都差不多,基本都是換湯不換藥,但觀眾就是買賬。
那些寫網絡小說的也是如此,無論是玄幻、修仙、都市還是穿越小說,套路也都差不多。
那些網絡寫手們,每天輸出幾千字是標配,像唐家三少這樣的大佬甚至能每天輸出一萬字(自媒體領域的懂懂也能做到這一點)。
我雖然跟這些大佬比不了,但是每天輸出3000-5000字,還是很輕松的。
而且,我們寫東西靠的根本不是靈感,而是一種肌肉記憶,只要雙手放到鍵盤上開始敲擊,那么文字和思想自然就會噴涌而出。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41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