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商品都符合“一分錢一分貨”的邏輯

圖片[1]-大多數商品都符合“一分錢一分貨”的邏輯-愛分享導航

有句老話叫“一分錢一分貨”,但是這種說法需要有兩個大前提:
① 不能是國產貨
② 不能是奢侈品
因為國產貨沒有經歷過世界各國消費者的檢驗,有太多的水分沒有擠掉。
而奢侈品的品牌光環又太耀眼,至于材質方面就沒有太多人關注了。
就拿“純棉T恤”這件商品來說,從40元到4000元的都買過。
價位排序大概是這樣的:地攤貨→優衣庫→耐克→Levi’s→Ralph Lauren→Burberry→GUCCI。
然后我就發現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很多純棉T恤,即使材質都是100%棉,但是不同品牌T恤的光澤、手感、透氣、順滑程度都有很大差異。
如果說奢侈品主要就是買一個牌子,那么非奢侈品品牌那真的就是拼材質和版型了,絕對是一分錢一分貨。
就拿價位是七八百元一件的Ralph Lauren(美國貨)和Hazzys(韓國貨)來舉例子,純棉面料的舒適程度絕對算是頂級的。
輕薄、透氣、順滑、親膚……關鍵是結實、不褪色。
如果是幾十元一件的地攤貨純棉T恤,可能洗幾次就松松垮垮了。
我在2019年買了一件Raulph Lauren的T恤,在2021年買了一件Hazzys的襯衫,到今天它們依然沒有變形、褪色,只不過領口處有一些細微磨損。
還有就是,純白部分可能會有一些發黃(通過漂白劑可以解決)。
而且,我好像明白了為什么這些品牌的衣服喜歡刺繡logo,因為太耐穿了,幾年都不壞,如果用貼紙logo的話,洗滌次數一多就脫落了。
有人會說:你花500元買的衣服穿5年,我花100元買的衣服穿一年,每年都穿新的,不是也挺好嗎?
這樣想也沒什么問題,但前提是忽略設計、版型這些因素。500元的衣服上身氣質肯定吊打100元的衣服。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同樣是100%棉,不同品牌衣服的手感、色澤、耐久差別這么大?
首先就是原料棉花的差異非常大,比如新疆棉、美國棉、埃及棉都有各自的特點,做成的衣服手感自然也有差異。
羊絨、羊毛材質也是同理,蒙古、澳大利亞等地方都產羊毛,也都有各自的特點。
還有,紡織工藝也不一樣,有平紋、斜紋、緞紋,面料的支數也有差異,那么手感的差別自然也就很大了。
不過,我以后買這種純棉的貼身衣物,很可能會從優衣庫、耐克、Levi’s這些品牌里面選擇。
他們的舒適程度可能是剛才我提到的那兩個品牌的80%,壽命是它們的60%,但是價位可能只有它們的1/4。
因為在“穿衣服”這個維度上,我還是要考慮一些性價比的。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14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