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人愁多,懶人病多,忙人快活

圖片[1]-閑人愁多,懶人病多,忙人快活-愛分享導航

老話說:“人閑是非多,百忙解千愁?!?/p>

生活里,那些整日無所事事的人,往往被愁緒纏身,貪圖安逸、懶惰成性的人,身體和精神都容易被疾病侵蝕。

而終日忙碌的人,卻能在充實中尋得真正的快活。

人生這場修行,是在勤與惰、閑與忙的拉扯中,照見人品,積攢福氣。

01 閑人愁多

俗語講:“人閑生煩惱,心懶惹病苗。” 

忙里偷閑是福氣,可閑著閑著人就會泄氣,或許還會變成一場災難。

隔壁鄰居蔡女士,原是單位下屬機構的一名負責人,她在領導崗位時,做事利索高效、說話簡單明了,整天忙忙碌碌,臉上總是充滿自信的微笑。

退居二線之后,處于清閑狀態,便開始抱怨生活,吐槽領導不重視職工福利、責怪年輕人沒有責任心,覺得身邊的同事對她疏離。

空虛難奈時,她迷上了炒股,且沒抗風險意識,前期投資時她賺了一些,后期再投入時,遇到股市低迷,一路暴跌,她在銀行的貸款、向朋友借的資金都被股市套牢。

于是朋友追債、銀行催貸,簡直快把她逼瘋,她愁得吃不下、睡不著,憔悴得整個人像大病了一場。

好長一段時間,她的精神萎靡不振,她說之前工作最忙時,加班加點地干活也沒那么焦慮過。

真是“心閑生余事,人閑生是非”。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里有一句臺詞很經典:

“生命可以歸結為一種簡單的選擇,要么忙于生存,要么趕著去死?!?/p>

一個人若連生存都成問題,哪還有閑錢去投資?一個人若忙得休息都沒時間,哪還有空傷春悲秋?

憂愁多是閑出來的。

人一閑,心就變成了是非窩,原本滋養生命的時光,反成了滋生妄念的溫床。

讓自己充實起來,找到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憂愁自然就會無處遁形。

02 懶人病多

老話講:“人越懶,病越纏?!?/p>

 那些貪圖舒適、不愿付出努力的人,看似躲避了一時的辛苦,實則是在透支自己的健康和未來。

身體長期不運動,就會變得虛弱;精神長期懈怠,就會喪失斗志。

所以人的筋骨要常活動,氣血要常流通。

那些總說”歇著養病”的,越歇身子越重,越養毛病越多。

鐘南山院士89歲高齡依然精神矍鑠、思維敏捷,這和他多年來保持著雷打不動的健身習慣分不開。

每天清晨六點,他必定準時起床,或在跑道上奔跑,或在健身器材前鍛煉。

即便工作再忙碌,出差在外,他也會在酒店房間里做俯臥撐、拉伸,用隨身攜帶的彈力帶進行力量訓練。

他常說:“運動就像吃飯睡覺一樣,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p>

反觀大多數的老年人,退休之后閑在家里,缺少鍛煉,作息時間不規律,各種病痛也隨之纏身。

《黃帝內經》有言:”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

懶人病多,病的不只是身體,更是心靈。

懶惰會讓人失去對生活的掌控感,在渾渾噩噩中消耗生命。

只有擺脫懶惰,積極行動起來,才能擁有健康的體魄和飽滿的精神。

唯有如此,才能錘煉出堅韌的品格,收獲人生的福氣。

03 忙人快活

常言道:“忙時心不亂,閑時心不空?!?/p>

忙碌的人,往往能在充實的生活中找到快樂。

在奮斗中實現自我價值,在付出中感受生命的意義,如此,日子過得快活又順遂。

梁思成的一生,都與古建筑緊密相連。

自求學歸國后,他便投身于中國古代建筑的研究與保護事業。

每天清晨,他總是最早來到工作室,鋪開泛黃的古籍,對照著海外資料,仔細研究建筑圖紙,一坐就是幾個小時。

助手們常看到他時而皺眉思索,時而欣喜地在圖紙上標注,完全沉浸其中。

為了事業,他常背著沉重的測繪工具,穿梭在荒山野嶺間,尋訪那些被歲月遺忘的古建筑。

山間條件艱苦,風餐露宿是常事,同行的人抱怨旅途艱辛,梁思成卻總是微笑從不喊累。

之后的時間里,他每天不是要參與北京城的規劃建設,就是為古建筑保護四處奔走,即使在考察途中生病,也堅持完成測量工作。

一生從未停下整理古建資料的步伐,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研究成果。

泰戈爾所說:

“生命不是一支蠟燭,而是一道絢麗的閃電,我們要讓它燃燒得更加燦爛,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p>

人這一生,活法都在”動靜”二字里,忙碌是看得見的修行。

忙人快活,是因為他們明白,人生的意義在于創造和付出。

當一個人全身心投入到有意義的事情中時,就會忘記疲憊,收獲內心的豐盈。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寫:”人生在世,生一日當盡一日之勤。” 

人生在世,閑與忙、勤與惰,皆是選擇。

選擇閑散度日,愁緒和疾病便會如影隨形,選擇勤奮忙碌,便能收獲快樂與福氣。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32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