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得見成功的地方,越近越好!

如果說賺錢有捷徑,那就只有一條——去看得見成功的地方,越近越好!

人生的選擇,往往是環境決定的,命運也常常局限于此。
B站有一個叫“非洲飛哥”的UP主,這位80后農村青年,因為有了女兒,迫于生計壓力,讓他一直在焦慮著要怎么掙錢。
像他這樣的年輕人,賺錢通常只有2條路,要么去打工,要么做點小生意。
而飛哥的選擇卻不同,他決定去非洲謀發展。
之所以有此選擇,是因為他的父親,在非洲工作了十多年。
非洲雖遙遠,但對飛哥來說,那里才是熟悉的地方。
接下來飛哥從普通工人做起,幾年后發現了當地運輸業的機遇,與人合伙從事運輸生意,很快就賺到一套房的錢。
有了錢就有了時間,閑暇時拍攝當地風土人情的視頻。
正趕上短視頻興起,就有了如今的飛哥。
看過飛哥視頻的人,都認為他聰明能干。
當然這不能否認,他確實聰明能干,但像飛哥這種程度的聰明,每個村子都有三五個。
但去非洲打工這個選項,絕不會出現在他們的考慮范圍內。
因為他們沒有一個在非洲工作10年的父親,也就不知道非洲有哪些機會,甚至連怎么去、怎么生活都不清楚。
人不能想象自己沒見過的東西,也自然難以跳脫環境的桎梏去做人生規劃。
在你沒有見過成功的全貌之前,你人生的選項,其實是非常少的,基本上就是打工一條路。
注意,我說的是“成功的全貌”,不是聽說誰誰誰賺了錢,那只是成功的冰山一角。
人們對“遠方的成功”往往是遲鈍的,但對“附近的成功”卻非常敏感。
社會學有一個“六度分隔理論”。
即: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
也就是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在六度分隔的基礎上,有學者提出了“三度分隔理論”。
即:相距三度之內是強連接,強連接可以引發人的行為。
相距超過三度是弱連接,而弱連接只能傳遞信息。
真正引發行動的,往往是“強連接“,也就是分隔不超過三度的人或事。
比如“非洲飛哥”,之所以選擇非洲發展,完全是因為父親有長期工作經歷。
再比如我在,2016年,親眼看到了表哥做互聯網,一個月50W!
我去他的公司拜訪了一圈,看著他的員工,再看看他的后臺流水,我震驚地說不出話。
這種撲面而來的沖擊力,多多少少還是影響了我的創業方向。
這都屬于“強連接“影響。
而“弱連接“只能傳遞信息,很難在人的選擇里產生影響。
比如我一同行,做地推拉新的,之前任憑網上大V怎么說,他都覺得太遙遠。
“遠方的成功”,即便再成功,也跟自己無關。
直到看到大學同學一天賺幾千,猶如深夜聞鐘、當頭棒喝,這才慢慢去了解是怎么做的,現在也賺了不少錢。
許多人一生碌碌無為,并非能力不行,而是從來沒有機會接觸到真正的成功,也從未有過相關的“強連接”。
離你太遠的人,無論他說的道理多么正確,無論他做的項目多么賺錢,你也就聽聽而已。
馬云說了那么多賺錢的道理,可這跟我有什么關系呢?
但如果你突然了解到,從小玩到大的朋友,現在做小紅書一個月2W+。
對你的沖擊是不是特別大?是不是焦慮的覺都睡不著了?
然后你喊他出來吃飯,他面對面跟你展示了一下是怎么操作的。
這一頓飯,是不是比大多培訓班都管用?
想要改變命運,最理想的方式,就是去一個讓你可以近距離學習成功的地方。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真正的成功,常常被遮掩在表面之下。
不說遠方的成功,就是附近的成功也很難看到。
舉個例子來說,你天天上班,但你知道公司的供應鏈,產品細節,獲客手段嗎?
你要想學會成功的全貌,除非置身其中,否則很難真正看清。
哪怕是給李嘉誠當司機,哪怕是給大佬免費打雜,只要你能看見他的全貌,這就是可以影響你人生選擇的“強鏈接”。
跟著賺1000W的人,賺100W就非常容易!
如果說賺錢有捷徑,那就只有一條——去看得見成功的地方,越近越好!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89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