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人一旦開竅_錢就來得很容易

圖片[1]-《天道》:人一旦開竅_錢就來得很容易-愛分享導航

《天道》女主扮演者左小青曾提到一件小事。

她有一位朋友,因為看了這部劇開了竅,然后就致富了。

《天道》改編自作家豆豆的《遙遠的救世主》,被稱為覺醒開悟之作,是無數人眼中的“商場圣經”。

丁元英、肖亞文等人之所以能賺到錢,往往是明悟了賺錢的底層邏輯。

當你看完這部劇,會發現人一旦開竅,就不會再窮下去。

01 歐陽雪:賺錢,就是守住自己的能力圈。

我一直覺得,劇中的歐陽雪是大多數普通人可以努力達到的高度。

歐陽雪從小父母離婚,母親離家后沒了音訊,父親很快再婚并有了孩子。

沒人管的歐陽雪早早就輟學了。

她為了生存,給老板娘磕了8個響頭,才進入一家飯店工作。

后來又擺餛飩攤、開小吃店,在餐飲行業一步步穩扎穩打。

等到時機成熟時,歐陽雪向芮小丹借了一筆錢,開了一家自己的餐館。

她觀察別人家餐廳環境的設計,感受服務員的待客態度;去不同餐飲店,品嘗不同菜式口味。

短短幾年,她就學會了國內最頂尖的餐飲管理方式,成為當地頗有名氣的女老板。

歐陽雪經常說:“只要我守住自己的餐館就餓不死了?!?/p>

“我不會別的,我只會干餐飲。”

這就是歐陽雪開竅的地方,明白自己能干什么,該干什么。

她在丁元英的指導下通過股票獲利幾十萬,換成別人,一定招架不住這樣的誘惑,會繼續鏖戰股市。

但歐陽雪卻選擇收手,不再炒股。

她說:“想想那些小散戶,整天仰著脖子看大盤,眼睜睜看著血汗錢被人家卷走了,見識過這一回,我這輩子都不會再買股票了?!?/p>

歐陽雪身為大股東和董事長擁有格律詩的51%的股份,與樂圣深度合作后,公司未來公司發展潛力巨大。

她卻拱手將股份和管理權轉給了肖亞文,她自己說:“我顧不過來,也沒能力管。”

再大的機會和誘惑擺在面前,歐陽雪也不愿去觸碰,因為那些東西在她能力圈之外。

這一點讓我想起了《窮查理寶典》里的一句話:

如果說我們有什么本事的話,那就是我們能夠弄清楚我們什么時候在能力圈的中心運作,什么時候正在向邊緣靠近。

比如許多投資者偏愛的制藥業和高科技行業,查理·芒格卻望而止步,只深耕在熟悉的行業中。

什么是你的能力圈外?

查理·芒格這樣解釋,如果你無法稱職地回答這個領域的下一個提問,那么你就缺乏真正的本領。

歐陽雪能回答關于飯館的任何問題,但是如何炒股呢,如何運營格律詩呢? 

這就是為什么歐陽雪能從底層起來,因為她發展了自己的能力圈,也守住了自己的能力圈。

一招鮮,吃遍天。

當你有了自己的護城河,有了自己的專業壁壘,本本分分地去賺錢,錢袋子自然一天會比一天鼓。

02 肖亞文:賺錢,就是用向上社交打通圈層。

羅振宇說過:一個人的財富基本盤,有兩個組成部分。

第一,你自己的本事;第二,你和其他人連接的本事,而后者是前者的放大器。

有時,我們羞于談圈子,恥于說社交。

但真正厲害的人很早就開悟了:選擇與優秀的人同行,其實就是選擇卓越。

肖亞文可謂是寒門逆襲的典型。

她靠著自己努力,考上警官大學,跟芮小丹成為同學和好朋友。

畢業后,她努力學習法律知識和德語,成為了丁元英的助理。

在丁元英原本的私募基金解散后,她自費2萬多,遠赴法蘭克福找芮小丹,就為給丁元英租個房子。

這種事情,在常人思維里,有點無法理解。

畢竟公司解散后,丁元英不是老板,你也不是助理,何必自掏腰包給他辦事呢?

肖亞文是這樣說的:

“通過這個人,就打開了一扇窗,讓你看到不一樣的東西,能讓你思考、覺悟,這些對別人可能不重要,但我知道很重要?!?/strong>

肖亞文深刻地認識到圈子的重要性。

她與丁元英一直保持著聯系,后面搭上了創業的快車,一舉從打工人躍遷為公司合伙人,蛻變成商界精英。 

人,是最大的資源。

當一個人主動去結交比自己層次高的人時,他腳下的路會越走越寬闊、越走越順遂。

《破圈》的全球銷量已超百萬,被譽為社交的“黃金指南”,書里有兩個故事。

一是餐廳老板大衛,在招呼客人時,偶遇了大學校友。

他主動上前攀談,并且在談話結束后慷慨地為校友免了單。

結果校友投桃報李,將公司餐廳承包給大衛,助大衛迎來了事業高峰。

二是技術員金巴爾,想成立網絡公司,一直苦于沒有資金。

一天,他在路上熱情地與房東打招呼,隨口談起自己的近況。

沒想到,房東先生竟幫他找到了第一位天使投資人。

不管是大衛還是金巴爾,人生轉折點都在與人主動連接的那一刻。

《破圈》的作者格雷格在書里說:掌握越多的人脈,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有什么樣的朋友,就有什么樣的未來。

懂得拓寬自己的社交圈,認識那些比自己厲害的人,我們才有機會突破階層的枷鎖。

03 丁元英:賺錢,就是要具備強勢文化屬性。

《天道》中,芮小丹曾問過丁元英:何為強勢文化?何為弱勢文化?

丁元英是這樣解釋的:

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也是摒棄感性、情緒、情感的文化;

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別人拯救的文化。

王廟村的村民之所以這么窮,就是因為秉持著弱勢文化。

他們大部分人靠天吃飯,靠賣命種地來解決溫飽問題;

小部分人會去城里打工,可一旦不如意,就立馬灰溜溜地卷著鋪蓋回家。

村民們的窮,一半是只會在“等靠要”苦熬,一半是“趨易避難”的生存本性。

丁元英卻不同,他自己信奉強勢文化。

丁元英的父母是底層的老百姓,在四川開了一個茶館謀生,無法為他提供太多的人生經驗。

如果按照原本的人生軌跡來看,丁元英也會窩在小鎮里一輩子。

但他通過刻苦學習考入了頂級學府清華大學,后留學德國獲得經濟學碩士,畢業后又入職頂級投行。

支撐這場驚人蛻變的底層邏輯,就是丁元英所領悟到的“強勢文化”:強大自己,認識事物本質規律,順勢而為。

所以他才能掌握股市贏虧的“文化密碼”,才能在王廟村為芮小丹書寫“致富神話”。

丁元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就跟豆豆的小說名字《遙遠的救世主》相呼應的,救世主是遙遠的,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自己才是最大的靠山。

腳下能丈量的世界,取決于一個人的眼界。

當你不斷成長,不斷提高認知,摸透了事物的本質,就會明白自己才是真正的救世主。

作家水木然說:“人一旦開悟,賺錢就像喝水一樣簡單。但所有的頓悟,看起來是一瞬間,事實上卻是量變積累的結果?!?/p>

未經思考的努力不過是自我消耗,只會讓自己在底層兜圈。

人既要在事上練,也要在心頭悟。

一旦我們沉淀了足夠的經歷與思考,財富就會向我們慢慢靠攏。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78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