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比任何物品都寶貴

圖片[1]-現金比任何物品都寶貴-愛分享導航

之前郭德綱說過這樣一個橋段:
“你花500塊錢來聽我說相聲,哈哈一笑,能忘掉很多煩惱。
但是,如果你把500塊錢擺在家里,對著它就笑不出來。
如果誰能對著500元錢笑出來,那他的病花500元錢就治不好?!?br>同樣是喜劇大師的趙本山說過這樣一個橋段: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死了,錢沒花完。
比這更痛苦的是,人還活著,但是錢沒了。”
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是現金重要,還是人、物品、娛樂重要?
在我看來,現金比什么都重要。
舉個例子,以前我窮人乍富的時候,也喜歡購買那些能“彰顯自己身份”的東西,比如寶馬、勞力士、LV等等。
但是后來我發現,這些物品給我帶來的快樂和滿足感,還不如讓這些錢躺在銀行卡里更踏實。
假設欣賞勞力士帶來的愉悅感是80,那么欣賞銀行卡余額帶來的愉悅感就是100。
一點都不夸張。
有人會問:難道賺錢的意義不就是購買好的商品、好的體驗嗎?
我的回答是:用金錢購買好的體驗是很值的(比如旅行、坐頭等艙),但是用金錢購買奢侈品,可能就不是很值了。
不管是勞力士手表也好,還是寶馬車也好,只要我看到它們,潛意識里就會想:這些東西都是吞金獸。
一方面,我買到手里它就開始貶值了;另一方面,我日常還要小心翼翼地伺候它們,還要定期花錢保養。
再說了,在過去幾十年里,一直是通貨膨脹的,錢越來越不值錢,及早把它們換成資產才是最明智的。
但是未來幾十年可就不好說了。
所以說,商品給我帶來的愉悅感真的不如現金更實在。
我最近幾年消費降級也是這個原因,很多衣服我都在迪卡儂、優衣庫和無印良品解決了。
我并不是買不起更加昂貴的衣服品牌,也不是想節衣縮食、把錢攢起來將來要買什么東西。
而是單純地覺得:現金躺在銀行卡里才是最好的歸宿。
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個問題:“人死了錢沒花完”和“人沒死錢花完了”哪個更痛苦?
我的回答是:“人沒死錢花完了”更痛苦。
哲學家約翰·洛克就說過一個重要的理論:政府應該保護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財產權利。
而在這三大權利當中,財產權才是所有權利的基礎。
如果一個人的財產被剝奪了,那么他的生命和健康沒有任何質量可言,更無法獲得自由。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70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