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1]-北方的人情味兒更濃一些-愛分享導航](http://www.zzgyrme.cn/wp-content/uploads/2025/07/d2b5ca33bd20250729173719.png)
我自己在東北、華北、江南、廣東、川渝也都生活過(居住時間都超過1年),我覺得東北地區算是全國最有人情味的地方了。
不管你是去理發、去小飯館吃飯,店主都愿意跟你熱情地聊天。
哪怕是在公交車上,陌生人之間也可以聊聊天,很多歐美發達國家的人與人之間也能達到這種和諧狀態。
為什么會這樣?
我覺得有兩個很重要的原因:
① 本地人多,外地人少。
大家都知道,全國最富裕的城市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東北(或者說整個北方)的經濟都不太行。
但是,你知道南方發達的經濟是靠什么支撐起來的嗎?
答案是:電子廠。
歐美、日韓、港臺的電子廠去長三角和珠三角建廠,周邊省市的年輕人就跑過去擰螺絲。
然后他們的經濟就發達起來了,房價也水漲船高了。
除了電子廠之外,還有很多配套的產業也跟著發展起來了(比如建筑、餐飲),但是這些產業也都是周邊省市的外地人過去做的。
所以,當電子廠的外地工人們下班之后去周邊外地人開的餐館里面吃飯,你覺得他們彼此之間會熱情地溝通嗎?
北方的人均收入肯定低于南方,但是“外出務工”的比例也要低于南方。
就拿東北來說,很多城市都靠國企支撐著,這是一把雙刃劍。
缺點就是這個城市的經濟沒有活力,優點是大多數家庭都可以靠“在國企上班”以及“為國企和國企員工提供上下游服務”活著,不需要外出務工。
所以,北方的“留守兒童”這種現象肯定遠低于南方,幸福感、人情味這些也挺強。
② 辦事需要人際關系。
一般來說,農村的人際關系、人情味這些比城市要好很多,鄰里之間經常需要互相幫助。
但是在城市居住的人就不一樣了,可能在一個小區居住了10年,都很少跟鄰居打交道。
不要說鄰居了,就連親戚之間都很少走動。
換句話說,城里人的人情味會更淡一些,感受不到那種人際交往的溫暖。
但是,從好的一方面來講,城里人守規矩,有契約精神,做什么事都可以用錢來解決。
就拿“看病”這件事來舉例子。
農村人想要在縣醫院掛上專家號,可能還要托關系、搭人情、送禮。
但是居住在大城市的人,可能只需要花100元就能掛上三甲醫院的專家號了。
而且,縣醫院跟三甲醫院相比,醫療水平、設備條件、服務質量……差距都挺大。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經濟落后省份跟沿海發達省份的區別就有點類似于農村和城市的區別。
所以,經濟落后省份的人情味也就更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