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模型可以運用到任何事上,商業,感情,成長···
我們常常在學習,職場,感情,商業上陷入瓶頸的真正原因在于只有一套思維模型,一套思維模型當然不足以應對生活中的所有問題。
思維模型是什么
思維模型就是方法論,它可以讓你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并解決問題。
我受益于思維模型已有六年之余,個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高效率,直擊事物本質,更好的決策能力,更高的執行力,更好的學習能力,更有效的思考能力。
著名投資家巴菲特的黃金搭檔“查理芒格”說掌握100個思維模型等于獲得普世的智慧。
但我是凡人,對普世不感興趣,我只知道掌握并且善用思維模型可以讓我們在宏觀與微觀中隨時切換,相當于打開了上帝視角。
我做《100個賺錢思維模型》的初衷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不經意使用到思維模型,但很少人會刻意地、系統化地去總結和應用。很多文章的思維模型要么太抽象籠統難以理解,要么被解釋的過于偏頗限制我們實際應用。
我創業十二年,走了無數彎路,由術求道的過程漫長且痛苦。道是規律,而思維模型就是順應規律的方法論,掌握規律與方法論是我一生追隨的夢想。思維模型是少數人掌握的工具,而90%的財富都在這10%的少數人手中。
同樣我也本著”輸出是最好的輸入“心態毫無保留的分享100個思維模型,結合我這十二年來生活和創業過程中淺顯易懂的案例讓你更好的理解應用。助你可以通過思維模型在生活和商業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再迷茫無措。
今天是我向你分享的第一個思維模型,我愿稱之為最強模型《黃金圈法則》,這個模型也是我從互聯網,餐飲,旅游,土建行業反復跨界創業的法寶,它讓我可以對一個新行業迅速了解并看透背后價值鏈條。
黃金圈法則是什么
黃金圈法則是把認識到思考分為三個階段,現象>方法>價值。也可以簡單理解為:是什么>怎么做>做什么。
![圖片[1]-100個賺錢思維模型:黃金圈法則-愛分享導航](http://www.zzgyrme.cn/wp-content/uploads/2023/10/20231030225329705-image.png)
如何使用
我們大部分人習慣于從What>How>Why進行思考,也就是由術求道的過程。
從具體化的經驗總結出抽象的概念,這個習慣致命的缺點就是需要大量經驗堆積,而且一旦方向有誤將事倍功半,如果進入新領域很難在短時間內看透背后核心價值。
而智者模式就是反過來思考,Why>How>What。先去思考本質,再去理解具體方法,最后才是給出準確定義。遇到一件事,先思考為什么?再思考怎么做?最后思考是什么?這種由內向外的思考也是執行力的底層邏輯。
比如你開一家淘寶店,首先要想明白客戶為什么買你,客戶怎么買你,具體方案,而大多數人都是反著來連基本客戶需求都沒定義明確失敗就是必然了。
為什么買你(Why)>客戶怎么買你(How)>具體方案(What)
1.微信剛發布的時候,很多人都沒弄明白這是個什么東西就被朋友,客戶推薦下載了,只知道搖一搖能搖出快樂。這就是下載的價值(Why),而等你開始使用的時候你才了解具體怎么使用(How),了解透徹后你才知道這到底是個什么產品(What)。
2.淘寶初期做推廣的時候推薦一個用戶注冊最高可以給到幾十塊,老百姓只知道這是個能在網上買賣的東西,并不清楚其他價值。而初期推薦和被推薦的人都是為了獎勵才會使用。這個獎勵就是Why,直白告訴你注冊淘寶給你獎勵,至于后面的怎么開店怎么購物就是How,當你熟悉這個平臺后就是What。
3.產品在營銷過程中,也要基于Why>How>What框架和順序進行設計,你上來就給客戶介紹你多厲害多專業效果甚微,但是你上來先介紹給客戶能帶來什么價值(Why),客戶就很容易被你打動。
4.很多人在裝修新房后經常不滿意,其本質也是沒有按照黃金圈法則思考,要先去考慮裝修的目的,舒適,性價比,奢華?每一個房間具體要做什么,如果你沒有閱讀思考的習慣那裝個書房形同虛設。這個是Why,其次才是How,怎么裝,多少預算,什么風格。
5.比如你現在全身上下有100萬,去買車,首先要明確買這個車的目的是什么?代步還是造人設,如果是代步就只選擇平價過渡,如果是造人設可以考慮豪華品牌。
但如果只是一名公司職員不考慮創業,按部就班的工作就沒必要買豪華品牌,因為買車本身就是消費,但如果為了生意而造人設那買豪車就是有投資回報的動作。
買車的目的(Why)>具體買什么車的方案(How)>買了什么車(What)
6.做廣告文案也一樣,要做出有效的文案就要讓客戶明確知道你要表達的內容是什么。如果你想做一張傳單宣傳你的健身房,要給客戶傳遞的信息為:你健身房有什么項目?怎么和你鏈接?為什么要去你的健身房,優惠還是有很專業的教練,優雅的環境?
為什么去你那里(Why)>怎么聯系你(How)>你有什么(What)
7.比如你很想做一番事業,但天天刷抖音打游戲導致拖延,沒有獨立思考的空間,那你就要重復地去問自己為什么要刷抖音打游戲?如何才能避免這些行為?
找到拖延原因(Why)>定制解決辦法(How)>達成目標(What)
拖延可能因為逃避,逃避可能是恐懼,恐懼可能是害怕失敗,害怕失敗就要問自己失敗了能會有什么風險,投資回報率是否豐厚?如果豐厚就去行動,一直問到窮盡答案就會出現。
插句題外話,我以前花錢沒有概念,喝場酒就是3000-5000塊打底,期間也自己反思過要理性消費,要學會復利,但習慣形成很久治標不治本。等我敗得滿地找牙之后我才知道黃金圈法則。
我去深度復盤當初為什么要花幾千上萬喝酒,因為虛榮心,愛炫耀喜歡高高在上的感覺,渴望在酒桌找真愛,別人一捧自己就上頭。那為什么會這樣?
我總結了這幾個關鍵詞:虛榮,愛情,放縱。但這些還是停留在現象,再來一個Why,就可以歸結于無知無畏。年輕氣盛沒有體會過失敗,被人性的弱點纏繞于一身,唯一辦法就是跌落谷底清醒反思。所以微小的習慣和健康的價值觀是我們幸福的基石,我這種習慣就來源于曾經價值觀形成的習慣導致反噬,典型反面案例。
我以前是討好型人格,別人跟我提什么要求我基本都會同意,常常把自己搞得很內耗,別人提要求就順著想怎么解決。但是當你掌握了黃金圈法則之后,你首先要問自己為什么要答應對方要求,不答應能怎么樣?面子和利益哪個重要?一瞬間就通透了。
黃金圈法則是可以大圈套小圈,一直套到問題窮盡的。現在想想你現在手頭的事,是不是可以套用黃金圈法則?相信你會清晰準確的找到解決辦法。
作者:天智說 公眾號:天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