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聽聞一位兄弟剛畢業,欲尋覓工廠以鍛煉自我。我對此感到十分納悶,不知如今這個時代,怎還會有年輕人選擇工廠作為鍛煉之地。難道你沒發現,如今許多工廠都面臨招工難的問題嗎?許多年輕人寧愿送外賣也不愿進廠,因為如今的工廠所招聘的并非工人,而是無需支付任何成本和休息的奴隸。
![圖片[1]-車間里的殘酷現實:工人的困境與老板的盤算](http://www.zzgyrme.cn/wp-content/uploads/2024/02/20240204180626820-image.png)
我認識一位從事制造業的大哥,他經營工廠已有八年之久,卻一直在虧損。他常常抱怨人力成本越來越高,利潤越來越薄。他表示,如今的工人們拿著高薪,卻并不好好干活,缺乏企業精神。其他工廠一旦給出更高的薪水,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跳槽。這些工人們似乎并不了解,即便在2024年,許多工廠仍然需要兩班倒,車間主任的月薪也僅有6000元左右,熟練的老工人最多也只能拿到4000元,而新來的工人則只有3000元左右。
這位大哥似乎一直在做慈善,開了八年的廠,賠了八年的錢。但他仍然咬牙堅持不倒閉,因為他不想讓員工們集體失業,流落街頭。我看著他的車從奧迪換成了奔馳,再從奔馳換成了路虎,最后換成了保時捷。他淘汰下來的車,又以獎勵的名義給了手下的高管,而這些車輛的保養和加油費用,卻都是公司承擔。
車不能年年買,怎么辦呢?這位大哥的辦法是,如果覺得誰干得不好,或者看誰不順眼,就把車收回來給干得好的人開。這就是他作為老板的簡單策略。這讓幾個老總們在內卷中拼盡全力。他每個月買車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自己享受,而是為了增加企業的固定資產。盡管公司仍然虧損,但大家要明白的是,制造業的利潤其實是非常微薄的。
老板們巴不得把自己的內褲都算在工廠的固定資產里。房子、土地、車子、貸款等都是公司的資產。而他們家人的所有生活開銷,包括購物、吃飯、養車、學費、旅游等費用,都有辦法算進公司的成本里。
像這位大哥這樣的小廠子,一年的勞動力成本可能只有四五百萬上下。然而,他和他的家人的生活開銷一年卻能輕松花掉一兩百萬,還不算購置不動產等大型支出。他們一家的消費開銷幾乎能頂全場銷半年的勞動力成本。也就是說,去掉所有這些成本和開銷后,才是財務報表上的所謂利潤。而這利潤實際上是他可以直接存入自己私戶的現金,而不是僅僅在公司賬面上的流動資金。
所以,不是現在工廠招不到人,勞務公司門口每天都有等著進場的人在排著長隊。而是招不到老板滿意的人。老板們都恨不得只管你的吃住,然后你就進來拼命地干上三五年,把自己的青春耗完,然后就趁早卷鋪蓋卷滾蛋。工廠可不會給你養老,沒有年富力強的身體你在老板的眼里什么都不是。所以并不是真的招不到人,而是老板們不舍得出更高的待遇和福利來善待員工。